看穿“习马会” 是指路灯还是三岔口?(图)

看穿“习马会” 是指路灯还是三岔口?(图)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京剧有一折武生的短打回目叫作《三岔口》,说的是任堂惠为了暗中保护被发配沙门岛的大将焦赞,而与客店主人刘利华发生搏斗,其后被焦赞认出,任堂惠说明身份,二人最终解除误会。许多时候,一些症结看上去缠绕不清、难以解决,但其实所缺的,不过是外部在适当时候推上一把。

  自从习马会的消息传出以后,海内外媒体纷纷致以注目礼,11月7日的这一场会面意义非凡,注定要成为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标志性事件,自此,未来两岸关系不管如何发展,习马会作为一道标杆,都将始终树立在双方政治路线图的绝对高地。

  或是鼓掌欢迎,或是谨慎看待,虽然各界反应不一,但总体上乐观其成的态势也足以说明习马会确乎顺应了时代民心。

  对于习马会,有一种主流的解读是:首先此次会面开70年来未有局面,历史意义重大;其次马英九任上8年推动两岸关系发展,中共给予其历史地位;再次台湾执政党转圜已成定势,习蔡会将有例可循。

  此论的分析照顾周全,颇为中肯,而由此为生发,如果往前往后各看一点,习马会又将展现出什么新的意义呢?

看穿“习马会” 是指路灯还是三岔口?(图)

  习马会确乎顺应了时代民心

  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至今,中国是当时的世界版图中最后一个还没有统一的国家,不妨将此层意义横向延展开来,曾经的东德西德,现在的朝韩关系、巴以关系,回顾这些过去和现在,或许对两岸的未来多少会有些借鉴和裨益。

  2000年6月,金正日与金大中在平壤机场会面,当时朝鲜半岛一片欢腾,这次跨越“三八线”的握手创造了朝韩关系的一个巅峰;1993年10月,阿拉法特和拉宾在开罗举行事先未宣布的会谈,签订了《奥斯陆协议》,而后两人于隔年共享诺贝尔和平奖;推倒柏林墙,东德西德在几十年分裂后终于统一,马英九便曾公开表示他心属此类解决模式。

  同样是走过了辉煌的历史时刻,时至今日,朝韩仍不能重温双方当年的温情,时不时的剑拔弩张常让朝鲜半岛弥漫出硝烟的味道;拉宾则被以色列极右翼分子刺杀,其逝世至今,沙龙、内塔利亚胡等人多次执以色列政坛之牛耳,巴以和解依然原地踏步,遥不可期;拆毁柏林墙后,虽然东西德经历过融合的阵痛,但处理得当,如今已成欧盟巨擘。

  同样的过去有时候却指向不同的未来,毕竟事在人为。任何一个意义重大的事件,如果只是端起来看,只会变成历史的一页平面,只有将其具有的价值和意义真正付诸于行动,事件才能“活”起来,变成一盏灯,一盏亮起来的灯,为后人照清前路。或者更直白地说,习马会的意义不仅在于今日之相见,更是未来双方如何发展的一个起点,看远知近,习马会这盏指路灯能不能真正点亮,还要看两岸将来的一点一滴。

  对于这次会面,除了大陆各界引颈期待,台湾自然也早已经众声喧腾。习马会消息传出后,蔡英文的政治嗅觉十分敏锐,随即表示不排除在适当前提下促成未来可能的习蔡会,但同时,民进党也对于此次会面的透明度和程序正当性提出了质疑,称仓促成行有损民主,而宋楚瑜等人也同样在乐观其成之余在程序等问题上提出看法,自透出台湾政坛特有的机巧。

  一个值得注意的方面是,此次会面之所以蕴意深远,在于其不仅影响今时今势的海峡两岸,而且远播未来,同时,对于南海周边乃至第一岛链影响波及的泛太平洋地区,都将在某种程度起到风向标的作用。

  台湾的政党轮替已渐成常态,客观而言,在国际环境不断压缩,突破乏力的大环境下,任何欲在台湾政坛谋得话语权的政党,通过本土化来挖掘内生增长成为必然的大道通途,于是相形之下,两岸议题便成了一个有周旋空间、可以不断进取突破的议题,这是任何一股力量都共有的加分选项。

  此行公布后,蔡英文表示不排除习蔡会,而民进党的相关反对声音也多是例行的程序作业。政治是必然的,也是偶然的,必然创造历史形态,偶然生发历史潮流,如何继续保持两岸关系持续发展这条必然的主轴,而又要确保将偶发事件控制在可预期、可操作的范围内,这是本次习马会一个重要的内含价值。

  国民党和民进党对两岸关系一个共相认识即是“维持现状”,对于台湾政坛即将到来的转圜,习马会提高海峡“现状”的水平,自然会在某种意义上构建一个框架或起点,是否能够维持习马会所开创的两岸态势,也当然地变成衡量台湾执政党能力的重要观察窗口。台湾内部政治力量间的博弈仍将维持相当时期,当面对一个前路不明的三岔口时,乘时而来的习马会或正指出了一条正确的道路。

Leave a Reply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