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1975年5月6日,时任中国外交部长乔冠华会见到访的欧洲经济共同体委员会副主席索姆斯,这一天便成为新中国与欧洲建立正式外交关系的日子。在40年发展过程中,新中国迎来了改革开放并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而欧共体也早已变身欧洲联盟。不过在这 40年中,二者的友谊却从未改变。
今年正值中欧建交40周年,中国与欧洲各国都在以各自不同的方式来缅怀40年前的那个日子。作为中欧友谊孕育的一个重要结晶,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于11月6日这一天,携手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联合主办“中欧建交40周年”座谈会。其间,多位欧洲政要、中国政府高层和国际关系问题研究学者出席,共同探讨“全球治理转型中的中欧战略伙伴关系”。
与会嘉宾中不乏政界、商界及学界大咖,其中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进中央主席、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理事严隽琪、上海国际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杨洁勉以及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中方院长李铭俊教授分别在会上作主旨发言。
不过,真正将大会推向高潮的,却是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欧盟教席教授、前欧盟委员会主席、前意大利总理罗马诺·普罗迪(Romano Prodi)教授的发言。
普罗迪教授生动地将中欧关系概括为“长期蜜月,却从未结婚”。这一风趣的说法逗笑了在场所有的参会者。不过,在笑声之余,这一说法不仅形象地描绘出中国与欧洲之间的紧密联系;与此同时,却也无奈地道出双方关系之间存在的挑战。中欧之间的争执既包含了实际利益层次上的,例如欧盟针对中国光伏企业发起的双反调查;也有意识形态层面上的,例如中欧关系曾屡次因欧方炒作人权问题、藏独疆独问题而陷入紧张。
然而,在挑战之余,合作共赢仍然是双方关系的主流。随着中国日益成为世界经济的发动机,中欧经贸合作的前景也变得极为宽广。普罗迪教授显然没有忘记这一点,他对“从未结婚”作了进一步的补充:没结婚也就意味着不会离婚;虽然没结婚,二者却早已诞下许许多多的孩子。这些孩子便是中欧经贸合作与人文交流过程中实现的一个个硕果累累的项目。
此外,普罗迪还对中欧关系在未来的形态进行了展望。他认为,中欧之间的合作将会不仅仅只是在中国与欧盟之间展开,而更多地是以中国与各个成员国直接沟通的形式呈现。
普罗迪教授的展望不无道理。随着“一带一路”倡议逐步走向落实,中国无疑将会面临更为复杂的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形势。在对欧合作中也是如此,因而中国必须更加谨慎地与项目所在国进行细致而且深入的交流。
以下为普罗迪教授演讲内容,观察者网根据现场速记及录音整理,未经教授本人审阅:
尽管我们在这里庆祝的是中欧建交40周年,可是在当年,1975年5月6日美国前总统尼克松正式访华的消息,却并未引起欧洲的很大反响。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是:首先,外交政策在欧洲并不是全欧层面的问题,而是各个国家的问题;第二,当时中国还是相对比较贫穷,欧洲更多地还是会考虑和苏联之间的关系,会认为苏联问题是更重要的话题。因此中美建交在那时并未获得媒体的广泛关注。然而,中美建交无论如何都是是一个重大事件。有时候,一些起初看起来很小的事情,却往往能在后来被看作是一个非常大的举措。
长期蜜月,却从未结婚
不过,中欧建交之后却能够一直保持着非常好的友谊。双边贸易不断攀升,双向投资也不断加强,中欧关系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功,收获了很多成果。中欧双方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处在蜜月期,但是却从来没有结婚,这是我对于中欧关系的总结。蜜月倒是很不错,虽然没有结婚,但同时也意味着不会离婚。尽管很多时候其中会有一些紧张,但是我们还是能够保持双方之间的关系。没有结婚,也没有离婚,但是我们有很多孩子,在这里不存在“独生子女政策”。
贸易关系与科研交流都发展良好,双方有很多对话。我人生当中也记得其中很多的闪光点:2001年,中国与欧盟建立“全面伙伴关系“,2003年,中欧提升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双方的关系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在很多领域,投资贸易、国防安全等方面,我们都展开了合作。而且,我们还也建立了伽利略系统,这也是双方共同的导航卫星。
能够开展上述合作项目,这说明中欧双方在战略上有很大的协调和一致性。其中,欧盟委员会的许多项目,我也曾亲自参与。意大利作为成员国之一,也在不断推进自由贸易和市场化。而其他欧洲国家,包括像德国、法国和西班牙等,也都做出了努力。但是,很多举措目前还没有得到欧盟理事会的最终通过,所以中欧关系还是处于一种“准婚姻”的状态当中,有点悬而未决的意思。
我认为,现在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即便从欧洲角度来说也是如此。在历史上中国总是在许多重大事件对欧洲给予了支持。整个世界现在可以分成三大块,欧洲、美国和中国。就以货币和储备的问题为,我曾经记得在欧元下跌的第一年,有很多人认为应该抄底去买欧元。为什么买欧元?有两个原因。第一,欧元可能会涨,我看好它。第二,除了美元,从政治和战略的重要性来讲,世界上也就只有欧元、人民币这几大货币可以分庭抗礼。
中欧关系步入新阶段
此外,我还认为,中国和欧盟之间的关系已经步入了一个新阶段。对欧洲而言,很多变化正在发生。我们原来更像一个联邦,但是现在欧盟事务对每个国家都至关重要。原来的区域政策变成了国家政策。欧盟仍然在处在扩容的进程中,有许多新成员国加入。尽管也有很多问题和挑战随之而来,但是我们会继续增加贸易和投资。我虽然现在手头没有具体数字来说明,但是我相信,中欧双边贸易每天都是上亿欧元,应该非常大。
虽然欧洲仍有部分人有一些反对中国资本的情绪,但中国对欧投资的规模仍然巨大,中国对外FDI势头非常强劲,这也是一个新阶段的开始。以前,我们看到的总是外国公司向中国投资;但是现在方向正好反了过来,随着中国经济日渐强大,有很多中国的企业也都响应“走出去”的号召,对外进行了投资。走向世界,中国企业可以以欧洲作为起点,这是因为选择很多,无论你是做化工的,还是做制药的;我相信,各行各业在欧洲都会有很多机会。
欧洲对外资是非常开放的。例如在意大利,有一些中国公司来意大利收购企业的个案,意大利的产业界对此不会有太大的反应,认为这是非常正常的。所以,欧洲和中国虽然并没有结婚,但是我们已经有了许多小孩,他们长得也非常健壮。不过,现在中国和欧洲若要繁衍出更多的硕果,方法可能就要发生一些变化,需要双方更多地在各个欧盟成员国层面上进行操作,而不只是在欧盟层面上进行。
不少政治家希望能够促进中国和各个欧盟成员国家之间的直接联系。很有可能的是,未来对话双方不仅仅是北京和布鲁塞尔,而是北京和每个欧盟成员国的首都。我们现在也可以看到中国已经与中东欧地区建立了“16+1”的合作机制。双方也想推出共同的战略,但需要换一种方式来执行。
习近平主席去年3月份曾经做过一些重要发言,指出了国与国之间的不同,还与法国深化了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此外,中国与其他的一些国家建立了全面合作伙伴关系,例如荷兰等等。习近平主席对不同欧盟成员国提出建议的时候,他使用了一些与众不同的词语,表明他考虑到了每个欧盟成员国的需求。
欧盟各国对华也作出了积极回应,默克尔总理频频访华,就在最近,习近平主席访英,法国总统奥朗德也到中国访问。中欧双方政界互动频繁,全面展开对话。只不过,这里具体操作和项目实现是都是在各个国家层面上,这是与以前的不同之处。
另外,我们对未来也做出了一些展望,可能在未来也会有一些进行其他合作的战略方向,但是现在还不是特别明朗。例如,现在都在说中国和英国陷入了“热恋”。至于中欧关系到底是不是热恋,还有很多其他宏观问题要考虑,像人民币国际化或者是其他的一些贸易问题等等。不过,除了紧跟美国之外,英国竟然能拿出一套完全不同的战略,在我这辈子还是头一次看到。而且英国也积极加入了亚投行的意向创始成员国,这也显示,一种新的关系正在形成。
如果我们全面综合来看中欧政策,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改变了中国在世界上发挥的作用和扮演的角色,向世界发出了一个信号。中国所有的邻国,从哈萨克斯坦、巴基斯坦再到伊朗,都在观望,也在思考,如何对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做出反应。根据“一带一路”的倡议,我们会建设很多基础设施项目,包括铁路、物流、交通网络的建设。这些都会给沿边国家和地区带来深远的政治意义,特别是这一计划还要要打通欧亚大陆之间的贸易渠道。
所以,未来中欧合作会有更多的可能性,再也不像以前依赖某种单一路线了。与此同时,我们也必须关注其与现有其他机制之间能否和谐共存的问题。
各国发展对华关系,欧盟会成过气情人?
各个欧洲国家之间现在都在努力和中国开展关系,我认为这具有积极意义。当然,对整个欧洲来说可能会有这样的风险。所以,这也是为什么我总是强调欧盟整体的概念。短期看,双边往来对各个国家似乎是非常有利的;但是从长远来看,我们必须要考虑整个欧盟。
例如德国,在新的全球化环境下要发挥新作用,只靠该国的力量是不够的。如果说欧盟国家不团结的话,我们可能就会处于劣势。当然从短期看,情况很难改变。可能的情况是,会出现两个速度,甚至三个速度的欧盟。有一些国家会聚在一起,比如说在同样的经济区域或者是同样的贸易区域。
但是现在的情况是,既有难民的问题,还有预算的问题、希腊的问题。这些问题已经告诉大家,要有统一的欧洲,这在未来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说大家能够团结在一起,相对而言,这些问题会更容易应对。如果说欧盟各个国家各自追寻自己的利益,事情就会变得更困难。
以伽利略计划为例,当我向欧盟委员会提交这个计划的时候,的确有反对的声音称成本太高了。这些人认为,我们承担不起,欧盟的预算不够。所以,这也就是为什么欧盟开始与中国合作,因为成本可以降低。当然不是说完全平分成本,但是至少从技术发展的角度上来说会更好。
这里有各方不同的立场,情况与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后类似:自从伊战之后,欧盟就开始各自为政。我当时在欧委会,大家对一些基本的问题都各有各的观点,很难找到共同点。我想这也是为什么有的时候会出现历史错误,有的时候我们真的会犯错。我们其实在很多事情上都会面临这样的风险,不单单只是经济、贸易。尽管我们是一个非常大的联合体,在不同的行业都做得很好,但是如果大家不团结的话,就会出现很多的问题。
这里又有另外一个维度,比如像伽利略这样的大项目,还有在与阿里巴巴这样大公司打交道时,也会碰到团结的问题。如果说一个不是非常大的公司,希望向中国出口,很多时候都必须得阿里巴巴打交道,因为阿里巴巴拥有这样的实力。这里谈的不是矿泉水这样的小生意,而是非常大的生意。所以在未来如果我们不够团结,整个欧盟将会很难进入到新纪元中。
正如在伽利略计划中所经历的那样,我们不团结会就出现新的伽利略问题,我们不好好地解决这个问题会被甩在时代的后面,有的时候法国、德国、意大利、英国,我们在一起的时候是可以做很多的事情,我们有技术,我们也有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