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太阳花学运的“领袖人物”林飞帆,与台湾老牌出版社的董事长郝明义,11月18日在台湾成功大学举办的“如果台湾的四周是海洋”讲座上对谈,一个是年轻世代公民运动的崛起代表,另一个是台湾出版界老一辈重量级人物、前国策顾问,“我们主张必须用放大镜检视马英九的表现,不是出于什么统独意识、政党意识,而是因为他是执政者”对于马英九自习马会以来在台湾忙着“四处灭火”,郝明义写下这段话。
在服贸风波时,这位出版界的老前辈为了抗议马政府审核服贸的程序不当,辞去了国策顾问,在当时投下一颗震撼弹;而林飞帆,相比太阳花后仍活跃、后来又“丑闻不断”的陈为廷,他较少出现在媒体上,与政治人物对谈或受访时更字字斟酌,显然更“爱护羽翼”。
两岸人民对彼此的认知往往以“事件”“蓝绿”分野,比如支持服贸者为“亲中”,不支持者为“反中”,两岸媒体人在撰写相关新闻时的政党偏好、自身意识形态,使得两岸对彼此的认知容易沦为简单粗暴的“二分法”。
大陆媒体报道中的“太阳花反中人物”,对于两岸议题的见解为何?是否真“反中”?
在此放上这两人以“中国”为主轴的相关谈话重点,以下内容引用自林飞帆的社群网站,供读者参考。
太阳花学运时的“领袖人物”陈为廷(左)与林飞帆(右)
“‘如果台湾四周是海洋”,提的是此刻我们在心态上失去了作为一个海洋国家该有的包容,也在提醒我们要有面对海洋的变动的勇气跟智慧。但是,此刻我们却搞的好像‘台湾四周都是中国’。‘台湾四周是中国’这个问题有两面,或许也能响应郝先生提出来的‘统独提款机’:这个问题的一面是,我们时常把所有问题的症结都归于(或推给)中国;另一面是,我们把所有问题的解决办法都希冀于中国。这也使得我们更加缺乏想象力,更加忘记自己身处的是四周环海的岛国,应该要是充满机会的。
把问题推给中国,成为我们卸责的方式,拒绝思考更严肃,在本土发生的各种问题,以为解决中国问题(或说台湾独立了)一切就解决了。把解方希冀于中国,也是将责任推给中国,凡与中国相干的一切都成为关键,能否进入世界其他国家、市场与开发新的机会?关键都在于中国,彷佛暗示我们‘统一’(或投降),所有经济问题、政治纷扰都迎刃而解,这些无疑都是不切实际的幻想。我们不能回避我们在土地、环境、社会平等、政治体制等等议题上的改革责任,更不能错误地归因,甚或便宜行事地归因,那既无助于问题的解决,更无助于我们面对真正的问题。”
“在问答时间时,一位中国访问学者提到,认为台湾太谈论政治、太多争论,而发展是硬道理……我明白,或许在中国,有许多人这么想,不过我恰恰也认识了一些中国人,他们不这么想,相反的,这些人渴望讨论、渴望有争论的机会。我问了他,发展是硬道理,但中国要发展去哪里?你和习近平想的是同样的吗?”
从林飞帆的言语中可以感受到,许多台湾年轻人有理想、正义,成长于“人民最大”的环境,大陆的崛起对台湾的冲击不仅仅是经济上的冲击,更多的是对于“民主自由”可能被改变的不愿,不少人认为大陆对香港的“一国两制”是“前车之鉴”。
习马会后,根据智库民调,年轻人支持台独的比例又增长了一成,马政府的两岸政策最后“政(商)热民冷”,正如一位台湾资深记者的观察,“年轻人对未来的信心尽失,于是‘纯台湾化’成为保护自己的方式。”
林飞帆或许与许多年轻人一样,,对大陆的社会及政治的复杂性缺乏深刻认识及体会,更对大陆政府标榜的“改革开放”充满不信任,但他的确点出了台湾年轻世代的痛点──“中国”,成为台湾推卸“近年种种不如意”的标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