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马会背后:蔡英文知晓后曾惊骇莫名(图)

习马会背后:蔡英文知晓后曾惊骇莫名(图)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习马会背后:蔡英文知晓后曾惊骇莫名(图)

  “习马会”后,台湾内部仍有杂音。台湾官方倒很乐观,认为台湾加入由大陆主导的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以及年底前完成“两岸货品贸易协议”谈判,可能性都很大

  结束“习马会”的当天晚间,马英九搭乘专机返台。原订11月7日晚间12时返台北桃园机场的台湾华航专机,延误至8日凌晨1时23分才降落。

  在机场,当媒体询问马英九心情时,得到的回答是“睡得很好!”心情愉快的他,开心地挥手,随后搭车返回台北寓所,但并未发表讲话。

  事后被问到为此行打几分时,马英九回答,他从不为自己打分数,不过,原先设定的目标,大部分都达成。

    走漏了风声

  此次“习马会”的筹备工作高度保密,但在11月3日,台湾《自由电子报》率先独家揭露“习马会”消息。这则独家新闻搞得各家媒体人仰马翻,急着查证。民进党中央事先毫无所悉,秘书长吴钊燮得知消息后紧急联系,代表民进党参选下一任台湾当局领导人的蔡英文第一时间知道此事时,更是惊骇莫名。

  消息走漏后,台湾官方紧急通知了华盛顿方面。美国官方对此进行了积极回应,称支持两岸缓和紧张关系,促进商业和民间交流。美国官方至少没有出格言论,官员也在私下明确表示,希望见到新加坡的“习马会”对两岸关系产生积极的影响。

  知情人士透露,两岸原打算同时于4日宣布此重大讯息,却疑因台湾当局须先向立法机构报告而提前曝光,也让马英九幕僚上下忙翻,被迫提前证实此事。

  去年底台湾“九合一”地方选举国民党惨败后,马英九交卸国民党主席一职,执政当局基本上处于“看守”状态,两岸更是在5月“张夏会”后陷入平淡。外界多半认为,马英九明年5月20日任期结束前,两岸大概就是这样的局面,不倒退就不错了。

  今年5月23日至24日,应台湾方面陆委会主委夏立言的邀请,国务院台办主任张志军赴金门参访,并进行两岸事务主管部门负责人的第三次正式会面。

  前两次的会面是2014年2月11日,张志军与时任台湾陆委会主委王郁琦在南京首次会面;接着在当年的6月25日,张志军作为首位访台的国台办主任,在台湾桃园举行了第二次“张王会”,双方两岸事务主管部门负责人互访机制正式建立。

  因此,当10月14日第二次“张夏会”在广州登场时,外界并无特别期待。这次会谈,双方并未达成大的共识与成果,台湾相当期待的“陆客中转”再度触礁。台湾媒体多认为此行只不过是夏立言的“毕业旅行”,然而就在外界看衰“张夏二会”时,却没想到原本平凡无奇的会谈背后悄悄敲开了举世瞩目的“习马会”大门。

  事后看起来,10月14日的珠江夜游像是精心设计的场景,远离记者的追逐,气氛轻松,在不受干扰情况下,张志军主动抛出话题,提及两岸事务首长见面已经六次了,未来可以更上层楼,安排更高层次的领导见面。

  曾驻外多年的夏立言不会听不出张志军的弦外之音,立刻接招。

  外界多以为“习马会”是台湾单方面的构想,但根据马英九的说法,两年前大陆方面率先提出“习马会”,也让当局思考其可行性。在大陆起头后,马英九兴致勃勃,像个期待远足的小孩,不断在不同场合表达出高度意愿,但双方始终没有创造出合适的条件,没有想到峰回路转,终于迎来会面的机会。

    追寻历史定位

  陈水扁执政8年的贪腐,让台湾民众唾弃民进党,使得马英九有机会以国民党中兴之主的姿态,在2008年以58%的选票击退民进党智多星谢长廷。其后,又在2012年“竞选”连任时,靠着稳健的两岸路线赢了蔡英文。

  但马英九在其第二个任期内,施政满意度一度跌到只剩下个位数。中兴大学国际政治研究所副教授陈牧民指出,马英九自2008年以来都在追寻历史定位。

  但淡江大学中国大陆研究所教授赵春山指出,“习马会”是自1949年以来两岸领导人间的首次会面,有助于两岸和解的制度化,增进政治互信,不能简单视为马英九或习近平的个人历史定位问题。“习马会”关乎两岸关系历史定位,更可说是两岸关系历史转折点。

  两岸关系发展的成绩给马英九加分不少。“习马会”成局意味着他建立的“马路线”获得肯定,两岸在“九二共识”的基础上开启交流,翻转陈水扁时期两岸间的停滞与冲突,缔造了一个甲子以来最好的两岸关系。一位马身边的重要幕僚指出,现在台湾民众每晚可以安睡,不用担心台海陷入战火,马英九对此相当引以为傲。

  前美国在台协会台北办事处处长包道格受访时指出,他认为马英九是希望用“习马会”这种方式,来确认他任职七年来对两岸稳定发展交流所做的努力。

  但民进党批评,马英九是想通过“习马会”框限未来的领导人。国民党方面则力挺马英九对两岸和平的贡献及努力,更认为“习马会”为两岸和平得分;同时强调,李登辉、陈水扁“想做却做不到”的事,马英九“做到了”,因此,社会应予以高度肯定。

  在“习马会”后,国民党方面进行了一个民调,显示46.1%的受访民众赞成“习马会”,不赞成者为21%;对于是否认同民进党的批评,赞成的比例为27.4%,不赞成的比例是42.4%。

  马英九认为,未来两岸关系在消极方面要降低敌意避免偏离正道,在积极方面要扩大交流深化合作。他强调,“习马会”就是建立两岸领导人会面常态化的基础。

  台湾前“安全委员会”秘书长、“九二共识”一词概括者苏起相当肯定“习马会”。他称许习近平的思虑比马英九深远。习近平还展现弹性的一面,同意在第三地会面、相互称呼“先生”而不是官衔、“不签协议”等,都有助于满足台湾尊严的需求,降低台湾的不安全感。至于把“九二共识”这个“定海神针”从两岸推到国际,就让全世界都知道这是北京退无可退的立场。

  虽有杂音,但仍乐观

  根据民进党自己公布的民调,民进党在两岸政策上,7项数据有6项输给中国国民党。民众最不能接受民进党在两岸政策上的“逢中必反”,有4成民众不满民进党的这个形象。

  外界对民进党“逢中必反”的印象,并非一夕形成,党内也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2012年败选后,民进党掀起检讨两岸路线声浪,前“安全委员会”秘书长邱义仁就曾示警民进党的两岸政策必须有所为、有所不为,要撕掉“逢中必反”的标签。

  尽管民进党尚未完全去除“逢中必反”的意识形态,也并未调整“台独”党纲,但作为一个反对党,它其实收敛许多,愈来愈像是个“温和”反对党。以“习马会”为例,它的批评纵然激烈无比,但都流于口头层次,且把矛头对准死敌国民党,而非大陆方面。民进党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要大家“放心”,它不会再随意走上街头,制造纷乱,而真正的抗议“行动”则交由与其交好的刚成立的“时代力量”,以及一向激进的“台湾团结联盟”去冲撞。

  1993年汪辜会谈时,当年民进党人士组团赴新加坡抗议。而这次“习马会”,吴钊燮说民进党没有派人。他很清楚地表示,民进党不是要做上街抗议或组团阻挠的工作,而会持稳重的态度在台湾监控状况,注意台湾的利益是否受到伤害。话是这样说,却无法消除外界对其“台独”的疑虑,“台独党纲”仍是高悬的“神主牌”。

  蔡英文是当年李登辉“两国论”的起草者,虽然她似已挥别扁路线。今年5月她前往美国“面试”,一再向美方传达的讯息是如果明年民进党有机会胜选,会尽一切力量,确保台海局势稳定,但这个讯息并非为各方全盘接受。

  两岸政策原是国民党的“王牌”,但不久前该党原本的参选人洪秀柱的两岸主张,由于种种原因得不到大量认同,促使国民党遂从两岸政策转进。现在“习马会”登场,又让国民党拉回两岸主战场。

  在两岸“统独光谱”中走稳健路线的国民党,原先占据中间支持者最多区域,而激进的民进党则盘踞一侧。但为了争夺执政权,民进党也慢慢在调整路线,试图靠向中间,双方在“维持现状”的中间地带激烈缠斗。

  在“习马会”共同确认“九二共识”后,民进党的选项已经不多。前海基会副董事长兼秘书长、台湾知名律师陈长文指出,很多人把眼睛盯着马英九与习近平做了什么、说了什么?这当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习马会”本身就是一纸无字的两岸和平协议,一声两岸分隔66年以来最响亮的和平钟声。

  “习马会”后,台湾内部仍有杂音,台湾官方倒很乐观,认为台湾加入由大陆主导的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以及年底前完成“两岸货品贸易协议”谈判,可能性都很大。至于台商引颈期盼的亚投行,之前卡在名称问题,也有机会“解冻”。

Leave a Reply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