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中国一名公民惨死ISIS之手,一个小人物撬动了世界政治——因为中国的介入。11月19日晚法国总统奥朗德因为巴黎暴恐案进行了国安动员,未来一周内将启程前往华盛顿、莫斯科寻求支持。至于中国会否介入其中,目前尚无定论。中国已经注定不能袖手旁观,必须要有所动作了。高层已接连表态发出“复仇”威胁,但是外交层面的协调似乎仍难窥见,中国似乎依然在犹豫是否需要出手。那么,中国究竟在考虑犹豫什么呢?摆在中国面前的利弊得失确实需要去认真权衡。
首先,从有利于中国方面的角度考量,窃以为至少应有三个层面。其一,尽管中国近年积极地介入中东事务,尤其是在美国寻求脱身的背景下怂恿中国成为负责任的利益攸关方背景下,但是一直以来在实质问题上,中国不愿介入过深,话语权和影响力都是有限的。譬如当下西方国家对叙利亚内战和武力打击ISIS问题上,中国的外交斡旋基本处于表态层面,而俄罗斯和西方国家则将之视为国家利益的争夺,投入的人力、财力甚至武装力量自不待言。
近年已有相当言论注意到了中国在中东国家广泛的经济利益,路透社直言“没有中东的石油供应,中国的经济发展将会嘎然停止”,而美国也曾一再指责中国在“搭便车”捞走自己辛苦经营的的成果。坦白讲,中国当然清楚中东政局稳定,能源供应安全之于中国的意义。ISIS搅动中东当然不是中国所乐见,所以一旦中国积极介入甚至以合法武力施加影响力,不仅可以挤进列强主宰的中东保护好中国的一亩三分地,而且在类似多边协调机制中拥有更大话语权和影响力,为长远经营中东打下良好的基础。
据称ISIS中还活跃着不少来自中国的极端主义者
其二,正如早前中国一家民间智库在11•13巴黎恐怖主义袭击案发后所分析的50个链锁效应所说,原本在武力打击ISIS问题上存在分歧的美国、法国因此与俄罗斯越来越清晰地出现“靠近”的迹象。最新消息称,奥朗德将分别在本月24日、26日赴华盛顿、莫斯科协调对对ISIS“复仇”,一个暂时的联盟可能出现。目前没有积极信号显示西方国家在邀请中国加入上依然拥有强烈的意愿,但是中国加入这一“联盟”无疑是明智的,而且还可以顺势推动西方国家对中国定义的东突等恐怖主义进行认定和积极打击,支援中国的反恐。
其三,仅仅是属于附加层面。事实上早在叙利亚政局不稳定之时,外界已经猜测中国之所以以“不干涉他国内政”为理由拒绝深度介入中东事务是因为中国的军事力量鞭长莫及、无能为力。同样是2013年路透社的一篇文章曾说,中国的军队虽然数量庞大,但军事力量薄弱,而且长久没有练兵了。中国的军队自从1979年的越南之战后已经多年未经杀场。澳大利亚一名军事分析人士罗斯曾指出,尽管中国大力发展隐型战机、航母,并开始注重海上力量,但人民解放军的实际作战能力有限,如果叙利亚真的开战,中国也只能远远看着,充其量是个摆设。而且,在中国,类似悲观论调甚至弥漫在所谓的鹰派代表中,尽管他们一直鼓动中国应该更积极地向海外拓展自己军事力量,为中国的海外利益提供必要的安全保障。
毫无疑问,中国的武力介入即便仅仅是有限度的浅层次配合打击动作,都是一种宝贵的经验,对中国军队处理类似恐怖主义威胁的能力提高大有裨益。另外,中国可能借此展现近二三十年来武器装备的实战能力,展示武力威慑,并推动庞大的军工走向海外。
当然,有利就有弊,中国之所以迟迟未出台明显的动作当然有其理由,这其中最棘手的恐怕是一旦捅了中东恐怖主义的马蜂窝怎么办?中国是否已经做好准备迎接ISIS追随者的复仇, 以及本国新疆逊尼派穆斯林的反弹?
新疆以及活跃在海外的东突、东伊运等极端暴恐分子一直以来令中国政府头痛不已。近年,新疆内外呼应、分工合作发动袭击的案例屡见不鲜,中国政府为此投入相当大的精力和财力试图切断境外恐怖主义的渗透以及境内迁徙圣战者的路线,反击境内实施的暴恐活动,但是一旦中国加入对ISIS的打击,此类恐怖主义威胁将更为凶险。ISIS可以将矛头指向巴黎,那么这祸水是否会东流中国,毕竟去年他们已将中国列为排名第一的敌人;另外,ISIS与中国的穆斯林同属于伊斯兰教的逊尼派,中国的介入同时也会对新疆的穆斯林产生影响。
总之,中国的犹豫是必然的,这不是一次仅仅为樊京辉个人的政治“复仇”,必须要考虑这第一枪之后中国所面临的得与失孰轻孰重,是否为可能面临的威胁提前做好了准备。在武力介入之前,中国需要做的功课还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