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手术48小时致心跳紊乱 电击除颤坚持工作(图)

医生手术48小时致心跳紊乱 电击除颤坚持工作(图)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医生手术48小时致心跳紊乱 电击除颤坚持工作(图)

  

  张卫达正在给患者做手术。通讯员供图

  广州军医张卫达9年慈善行医,足迹遍布云南、西藏、新疆等12个省区,累计约30万公里行程,其带领的团队义务筛查先心病患儿16万余人,先后救治了汉、藏、回、彝等30多个民族8700多名患儿。今年被评为全国“十佳最美医生”。

   慈善新模式为病人减负

  2007年4月,广东省民政厅、广东省慈善总会与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联合发起了名为“大爱救心”的大型救助贫困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活动,面向广东省18岁以下贫困家庭患儿展开救助。而推动这一活动的正是心血管外科专家张卫达。

  按照活动的约定,不管何种病情,广东省慈善总会对每例手术都会固定给予资助,400多名患儿通过“大爱救心”获得了新生。

  随着活动范围的不断扩大,一些问题也接踵而来。由于费用高昂,省慈善总会的资助加上患者支出的费用,远远不能满足医疗支出,心胸外科也随之连续亏损。张卫达也坦承,单凭医生个人或科室的能力救助,确实有很大压力。

  针对这一情况,2008年,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与广东省民政厅、省慈善总会协商后,决定将救助范围扩大到全省,并创造性提出了“爱心资助一点、医院减免一点、家庭自筹一点、当地报销一点”的全新救助模式。

  新模式下,医院依据患者病情,在低于市场费用30%的基础上,每名患者再减免15000元,省慈善总会为每名患者资助8000元至10000元,其余部分先由患者自筹,出院后可到新农合报销。特困患者,医院帮助其向社会慈善机构申请资助,以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电击除颤后仍坚持手术

  据同事介绍,为了不耽误手术,张卫达常常在手术台上一呆就是十几个小时。2011年12月5日,在抢救急诊患者连续手术48个小时后,张卫达出现了快速房颤、心跳紊乱。此时另外一名重症患儿即将进入手术室,同事看他脸色惨白,不住地冒虚汗,打算代他主刀。然而张卫达却拒绝了这一建议,请同事为自己做电击除颤。

  “电击除颤”是采用物理的办法,让跳动不规律的心脏在电击下停跳,然后再在电流刺激下“重启”恢复跳动,一旦不能复跳,后果将十分严重。幸好,连续做了3次电击之后,张卫达的心跳恢复正常。他稍作休息,便又走上手术台。最终,患儿得救了,张卫达却在监护室整整躺了2天,胸前留下了 6个馒头大的紫色“烙印”。

  回想起那次经历,张卫达称,“当时主要出于两点考虑,一是孩子病情重,术前准备都是我在做,我最了解病情,有一份责任在;另外,因为对于一个心胸外科医生来说,这样的病例太难遇到了,我希望能抓住这样的机会,做出一些成就来”。

  手术完就去患癌妻子病房

  张卫达的同事们称,张与妻子周军是医院公认的“模范夫妻”。2014年周军被查出患有恶性肿瘤,妻子患病让他的心里承受着巨大的痛苦,也愧疚自己没有尽到丈夫的责任。

  为了更好地照顾妻子,又不想耽误工作,他只好向医院领导请示,把妻子的病房安排在自己办公室边,每次做完手术、查完房,他就抽出时间到妻子床边坐坐,陪她聊聊天。“以前有空就跟太太手牵手去流花湖公园散步,那样的日子太幸福了”。

Leave a Reply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