喋血马里 中国已到介入非洲安全时机(图)

喋血马里 中国已到介入非洲安全时机(图)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三名公民马里遇难之后,中国随即做出了表态:北京时间11月21日,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总理李克强等人已先后作出批示,不仅“对残暴行径予以强烈谴责,向遇难者家属表示深切慰问”,更要求“要求有关部门加大投入和保障,加强境外安全保护工作”,以确保中国公民和机构安全。以此“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宁”。

  就非洲而言,环顾习、李近年作为,不难发现中国已有相关动作。李克强早在2014年5月即强调的中国在非洲的“产业合作工程、金融合作工程、减贫合作工程、生态环保合作工程、人文交流合作工程及和平安全合作工程”等六大工程,习近平前不久也有表示积极参与“全球治理”的最新表态。

  

喋血马里 中国已到介入非洲安全时机(图)

  马里惨案背后,折射出中国已经到了介入非洲安全的时机

  资料显示,此次遇难的几名中国人系“中国铁建员工”,遇害前曾参与改造巴马科-达喀尔铁路项目。当中国协助开发非洲的进程遭遇威胁时,比照“六大工程”需求,中国保障海外公民安全需求,利用“一带一路”经验为确保中国人安全的时机就已经来到了。在外界一窝蜂关注中东局势时,中国更将借此在非洲一骑绝尘。

  非洲成中国未来根据地

  马里恐怖分子扫射首都一酒店,导致三名中国工程人员遇害,就近年来非洲的动荡局势来说,这种趋势正在令观察家越发感到不安。有关中国人遭劫的新闻正不断见诸报端。2012年1月,29名中国工人在南北苏丹交界处遭劫;2012年2月,25名中国人在埃及西奈半岛被扣押;2013年9月23日,一名中国公民在内罗毕恐怖袭击中遇难,到了2015年7月26日,甚至中国驻索马里使馆驻地也成为袭击目标之一。这对于正在大举进出非洲的中国各界尤其是企业人士来说不是个利好消息,在中国大举进出非洲时更是噩耗。

  必须承认,中国在非洲的形象尚可,以丹比萨•莫约(Dambisa Moyo)为代表的非洲观察家一面抵制西方“援助”,一面强调“中国是我们的朋友”。从北非到南部非洲,包括阿尔及利亚、乍得、纳米比亚、津巴布韦、赞比亚、坦桑尼亚、南非在内的多国政要都在面见习近平时强调中非的朋友关系。这就给中国在非洲的开发提供了的便利与帮助。伴随着2014年5月5日,李克强在访问非盟总部期间发表《开创中非合作更加美好的未来》演讲,提出中国与非洲面向未来的六大合作工程,即产业合作工程、金融合作工程、减贫合作工程、生态环保合作工程、人文交流合作工程及和平安全合作工程,这意味着中国已经制定了在未来50年内开发非洲的长远规划。

  分析人士指出,在李克强提出的打造中非合作升级版的 “六大工程”中,产业合作工程位居第一,基础设施仍是产业发展的前提。李克强已经指出,中方将积极参与非洲公路、铁路、电信、电力等项目建设,以此“实现区域互联互通”。此外,中国政府还倡议实施中国企业与非方建立合资航空公司,共同发展非洲区域航空业,设立高速铁路研发中心等。如果以往进出非洲的中国企业是少数,那么,在2015年后,伴随着非洲有可能肩负起中国产业转移,释放产能的目的地,中国人在非洲的活跃将变得异常突出。

  就当下的情况来说,铁路已经成了中国“六大工程”覆盖非洲的先行兵。根据资料显示,中国目前正在运营坦赞铁路修复工程,建设中尼日利亚铁路现代化项目和耗资约800亿美元的尼日利亚沿海铁路项目,疏通并改建了连通大西洋和印度洋的本格拉铁路。此外,中国还在安哥拉、埃塞俄比亚、吉布提、乌干达、布隆迪、卢旺达、南苏丹、肯尼亚等国以中国标准建设铁路网。就在这起惨案发生之前,中国铁路企业还正在探讨南非的“非洲南北铁路走廊”计划和西非塞内加尔、马里、科特迪瓦等国规划的铁路网方案。加上中国向非洲19国提供的中国标准铁路车辆、器材,如暂不考虑安全隐患,中国在非洲的前景就将相当乐观。

  北京安全工程兴兵护民

  但是,安全隐患终究是不能排除的。考虑到非洲大陆的各种复杂的历史和现实因素,非洲各国的安全问题正逐渐浮现在中国和“六大工程”面前。近年来,国际恐怖势力近年来在一些贫困失序的非洲国家找到了温床,并以此为基地向外扩散。此外,西亚北非战乱导致大量武器流失和武装人员南下,非洲恐怖势力获得壮大的有利条件。非洲不少地区安全防范也很薄弱,容易成为恐怖袭击的突破口。这也成了索马里、肯尼亚、尼日利亚、马里等国近年局势动荡的根本原因。

  

喋血马里 中国已到介入非洲安全时机(图)

  中国在图中的非洲各国均有铁路等大宗开发项目

  中国一直在非洲问题上采取“发展促安全”的传统态度。北京一直认为,无论是避免“逢选必乱”的现象,还是防止武装冲突的蔓延,以及阻止恐怖势力的壮大,都需要非洲国家加速发展经济、提升民众生活水平,并在此基础上提高国家治理能力。换言之:实现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是解决非洲安全问题的根本途径。当中国提出“和平安全合作工程”这一目标后,中国在安全领域介入非洲,在确保中方人员安全时维护当地稳定也成为一种可行的选择。

  长期以来,中国是安理会五常中向非洲派遣维和人员数量最多的国家,迄已参与16项联合国在非洲维和行动。中国护航军舰自2009年在亚丁湾、索马里海域开展行动,为逾五千余艘中外船舶护航。2012年中方在中非合作论坛第五届部长会上发起“中非和平安全合作伙伴倡议”,旨在深化同非盟和非洲国家相关领域合作。当李克强在访问非洲倡议实施“中非和平安全合作工程”,宣布将加紧探讨向非洲常备军和快速反应部队建设提供帮助,大力支持非洲集体安全机制建设,积极参与调解非洲热点和战乱问题后,中国利用武装力量保护自身在海外人员权益已经显得水到渠成。

  事实上,也就在“一带一路”机制下,中国已经在巴基斯坦得到了类似的经验和待遇。在中国确定了对巴基斯坦的包括交通、能源在内的基建协作后,巴基斯坦方面也很快斥资建立了一支专门的安全部队,以确保在巴中国工程技术人员的安全,更强调要把“在巴中国公民的安全当作首要任务”。当中央军委副主席范长龙前不久在面见马里防长时称“中国军队重视与马里军队的友好关系,愿与马军进一步加强交流与合作,推动两军关系不断向前发展”时,面对中国建设巴马科-达喀尔铁路时可能预见的安全危险,马里军方出面在中国协助下,比照巴基斯坦方式,设立一支专门的安全部队也在情理之中。

  于是,当习近平已经强调了中国“全球治理”的志向,而北京更将在未来五十年内把非洲作为中国经营的根据地时,随着蓝图基本确定,安全问题就将自然而然成为核心。当下,中国已经要“加大投入和保障,加强境外安全保护工作”,更在“和平安全合作工程”后积极介入非洲。在“一带一路”的经验开始变得值得参考时,中国在非洲得到相应的武装力量确保安全的日子就将到来。

Leave a Reply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