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在发掘现场可以看到,有个墓坑中出现多个墓叠加的情形 南京博物院供图
圆形“豪宅”
密密麻麻的贝壳
玉玦
玉璜
陶钺
在溧阳上兴镇东塘村,一片农田地下仅1米处,竟藏着6000年前的马家浜文化遗址。
2013年以来,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和溧阳市文化广电体育局、溧阳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组成考古队,对上兴镇秦堂山附近遗址进行了两次联合考古,揭开了这处史前文明的冰山一角。前天,溧阳市秦堂山遗址考古成果专家论证会召开。“这是到目前为止江苏境内发现的最为完整的马家浜文化遗址。”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所长林留根说,聚落的生活区被环壕包围保护,内部是生活区,外部是墓葬区,还有生产区……现代快报记者 胡玉梅
东塘村有一条并不很宽的河道,河里随处可见往来的船只。
河道两侧是农田、菜地,“这地里就有陶片。”林留根说,几年前,有人在清理河道时,发现了很多红色、灰色的陶片,于是考古专家来此调查,发现了这处遗址。
从2013年开始,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和溧阳市文化广电体育局、溧阳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组成考古队,用三年的时间,在这里考古发掘了400多平方米。据了解,整个遗址呈不规则的椭圆形,总面积约18万平米,中心区面积约3.2万平米,其中有6000年前的房址,有叠压现象的古墓、壕沟、灰坑等,出土了玉玦、玉璜、鱼管、陶鼎、陶罐、石钺、石环、八角星纹陶纺轮、陶豆、陶杯、陶釜、陶簋、陶钵、陶钺等文物,这些出土的文物已经被转移到南京博物院句容工作站。
专家说,年代不同,陶器的器形也不同,“像玉这样的随葬品,可以代代相传,不太能用来断代。但是,陶器在当时是生活必需品,易碎,用个几年就坏了,是用来划分年代的。”
通过碳十四测年方法的检测,以及对古墓、灰坑等出土文物的鉴定可以看出,这处遗址堆积层时间跨度是6000年前的马家浜文化到夏商周时期的广富林文化,间隔3000多年,当时江苏的先民们就在这里生活。
马家浜文化遗址
出土玉器陶器等文物
考古
吃住
这处遗址有两条壕沟,考古人员对其中一条像“庖丁解牛”一样细细解剖。
这条壕沟东西宽13.5米、深2米左右。最吸引人,也最让密集恐惧症者们不忍直视的是:壕沟壁、壕沟两边的堆土上,到处是蚬壳和螺蛳壳,有的已经碎掉,有的依然完整,密密麻麻。
6000年前的溧阳,高温多雨,气候潮湿,先民们生活的这片土地里,有大片的水面,水产丰富,先民们会采集各种水产当作食物,而住地旁边的壕沟则被当作垃圾场,天长日久食用过的贝壳越积越厚。
这么多的蚬和螺蛳,先民们是炒着吃,还是煮着吃?南京大学教授黄建秋拿起地上的贝壳,细细观察,认为这些贝类没有被砸开的痕迹,而撬开贝壳又很麻烦,因此当时的人很有可能像我们一样,用水一煮,贝壳自然就张开了。
事实上,除了吃贝类,6000年前的先民们还吃鹿肉。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专家甘恢元告诉现代快报记者,在已经发掘到的动物骨骼中,鹿类最多,麋鹿、梅花鹿、麂子也有。这些动物的骨骼标本已被送去检验,以确定当时江苏大地上常见的野猪甚至老虎有没有被先民们捕获。
6000年前
先民们吃上了水煮蚬
木头+泥巴
造出50平方米圆形“豪宅”
在一片树林间,考古人员还找到了先民们居住的房子。尽管只发掘了房子的一部分,但根据发掘情况来推测,6000年前,先民们居住的是圆形房屋,大约有50平方米,在当时已经算得上“豪宅”了。
现场,甘恢元介绍说,他们在地上找到了红烧土和柱栋痕迹,其中的一个柱洞看起来很大、很清晰,而且还有植物茎秆的痕迹。“从现有的考古情况来看,可以确定,当时先民们采用了一种木骨泥墙的方法来制造房子:先用柱子搭起房子的框架,然后用树枝编织成墙,在上面抹上厚泥巴,然后火烧,使墙面和地面变得干燥坚强,最后再苫上草顶。”
那么,“豪宅”是否已经有了功能划分?比如哪里是洗手间,哪里是厨房。
甘恢元说,从现有的考古发掘来看,还没有出现明显的功能划分。而且,这么大的房子,是居住一家人还是一个大家族,还不得而知,“需要进一步考古发掘。”
寿命
当时的成年人也就活三四十岁
在住宅区不远处,是墓葬区。考古人员先后发掘了37座墓。这些墓葬,不是我们想象中那么奢华,他们都直接被放在墓穴中,都是单人葬,有的侧着、有的仰面躺着、有的趴着。在清理古墓的时候,考古人员也遇到了非常棘手的问题:墓葬太密集,其中一个墓坑中,出现了7个墓的叠加,清理一个墓葬就意味着要破坏旁边的墓葬,清理下层墓葬就意味着要破坏上层的墓葬……尽管6000年过去了,先民们的骨骼还在。其中一座标号为M24的古墓里,是一具有些发绿的瘦小骨骼,身体侧着,头还不自然地扭向了后方。“这是一个孩子,从他的骨龄可以看出来。”专家说。
考古人员介绍,6000年前,地广人稀,野兽凶猛,尽管人们已经过上了打渔、纺织的温馨生活,但难免受到兽类的袭击、病痛的折磨。“因为生活水平低,而且没有医疗条件,当时的人普遍短寿,根据骨骼测定,当时的成年人一般只能活到三四十岁。而未成年人因为抵抗力差,夭折也是常有的事情,甚至出现过一半是未成年人的墓地。”如果,先民们生病受伤了,有没有药呢?甘恢元介绍说,目前,秦堂山遗址没有发现中草药遗存。
文明
发掘的文物说明已出现贫富分化
长江文明起源是什么样子的?大概在什么时候开始出现分化?林留根说,或许在秦堂山遗址可以找到答案。
考古人员在11号墓和紧挨着的13号墓中,发现了玉器随葬品。其中11号墓,出土了一枚圆润通透的玉玦,而13号墓中出土了玉璜。另外,其它古墓中还发现了玉管、陶钺等文物。
“在先民们生活的那个年代,玉是最顶级的奢侈品,拥有一块挂在耳朵上的玉玦,或是挂在脖子上的玉管和玉璜,绝对可以傲视众人。”专家说,玉玦是半透明的石英类石料,就是切开一个小口的玉环。而玉璜则是半弧形,两端有小孔,可以穿绳系挂。
上海博物馆考古部原主任宋建介绍说,玉璜两半完全对称,上面的花纹可以无缝对接,这表明它不是意外断裂后再重新加工的,而是一种有意的制作。玉璜制作时,先民们在它的中部开槽、打孔,然后从中间将玉璜切断,这样一件玉璜就变成了两件,这很容易让人想起“破镜重圆”。玉璜,在远古时代常作信物,代表着某种约定,用途远远比定情更多。
陶钺则让林留根解读出了更多的信息。他说,钺在古代是权力的象征,这件陶钺的出现意义非凡,这说明,在当时已经出现了社会分化。
南京师范大学教授裴安平认为,从秦堂山遗址考古来看,当时就已出现社会分化,有了穷富之分、权力之分等等。
链接
马家浜文化是中国长江下游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因为浙江省嘉兴市乍浦镇马家浜遗址而得名。主要分布在太湖地区,南达浙江的钱塘江北岸,西北到江苏常州一带。据放射性碳素断代并经校正,年代约始于公元前5000年,距今7000余年的历史,到前4000年左右发展为崧泽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