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智斗美国围堵 巴黎终获减排协议(图)

北京智斗美国围堵 巴黎终获减排协议(图)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12月12日晚,在巴黎东北郊外的勒布尔热会场,数千人在焦虑地等待。69岁的法国外长法比尤斯,两鬓已经斑白。他坐在主席台正中央,显然已严重缺乏睡眠。他的眼镜不断从鼻梁滑到鼻尖,他好几次用手去扶,手都有点抖。

  他拿起桌上绿色的小木槌,敲下去:“巴黎协定敲定了!”台下数千人欢呼起来——经历了哥本哈根的耻辱,经历了那么多彻夜谈判……,他们为之奋斗多年的事业,不是为了他们自己,而是为了让下一代能仍然享有可以生存下去的地球。

  台上的法国总统奥朗德、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联合国气候变化署“一姐”菲格雷斯互相拥抱。台下的前美国副总统戈尔、美国国务卿克里,起立鼓掌致敬。史上第一份覆盖近200个国家的全球减排协议——《巴黎协定》达成。在国际社会力图防止全球变暖达到危险水平的长达20多年的努力中,该协议标志着一个转折点。

北京智斗美国围堵 巴黎终获减排协议(图)

  巴黎气候大会达成协议,是人类命运转折点

  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白宫发表电视讲话表示,达成《巴黎协议》是“拯救我们唯一的地球的最佳机会”。 协议确定,将加强对气候变化威胁的全球应对,把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前水平升高控制在2摄氏度之内,并为把升温控制在1.5摄氏度之内而努力。全球将尽快实现温室气体排放达峰,本世纪下半叶实现温室气体净零排放。

  可以说,巴黎气候会议是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但也不乏明争暗斗。美国出人意料地组织了一个由多个国家组成的团体,试图在联合国(UN)有关新的全球气候协议的巴黎谈判的最后紧张阶段,孤立中国和印度。这个团体自称为“远大志向联盟”,声称包括参加巴黎气候变化会议的195个国家中的约半数国家。

  美国气候特使托德•斯特恩(Todd Stern)在上周三晚与来自欧盟、拉美、非洲和太平洋岛国的部长的一次新闻发布会上提出,新的协议应包括中国、印度、沙特阿拉伯等国试图反对的措施。其中包括承认全球气温不应比工业时代以前高出1.5摄氏度以上,以及要求各国每5年更新减排承诺来确保实现这个目标,并尽早开始。

  “我完全理解1.5摄氏度的要求,”印度环境部长普拉卡什•雅瓦德卡尔(Prakash Javadekar)表示,“然而,1.5摄氏度需要发达国家大规模减排并大规模增加它们对发展中国家的财力支持。这我目前还没有看到。”一些谈判代表私下担心,1.5摄氏度的目标可能最终会被放弃,以换取印度和中国支持每5年更新减排承诺。

  中国外交部气候变化谈判特别代表高风称,中国至少在15年内无法改变其气候计划。这是因为中国制定了从2020年至2030年期间限制碳排放的10年计划。“我不能说在这期间,比如2025年,我们可以改变它,”他在谈判间歇表示。

  包括欧盟(EU)在内的另外数十个国家制定的气候计划也覆盖至2030年,但它们愿意每5年重审一次计划。不过,高风称,该协议应该意味着“每个国家可以在任何时间重审计划”——只要它们认为时机合适。对于美国、欧盟和数十个发展中国家希望协议承认有必要保持全球升温低于1.5摄氏度,高风也不以为然。他称这个目标是不切实际的。“这非常令人沮丧,”某个发达国家表示,在稍早前召开的一个会上,中国官员试图弱化国际社会创建一套共同制度的努力。

  关键时刻,中印这对老冤家又一次站到了同一个战壕里。印度总理纳伦德拉•莫迪(Narendra Modi)在巴黎会议开幕前夕介入分歧最大的议题之一,他在英国《金融时报》撰文表示,“当年依靠化石燃料实现富裕”的发达国家,有道义责任带头应对气候变化。

  与此相反,巴黎会议前一系列大胆的气候誓言使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赢得了赞誉。他与美国总统巴拉克•奥巴马(Barack Obama)发表了一份联合声明,阐述北京方面应对全球变暖的计划,后来又承诺最快在2017年推出一个全国碳交易体系。

  但据一名与会代表透露,在巴黎举行的闭门谈判期间,印度在一些措施上“相当配合”,而中国谈判代表在数个分歧问题(包括要求各国提供关于排放量的更多信息)上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站在一边。

  与此同时,一场公开的口水战也在升温,其症结是另一个不愉快的报告问题:富裕国家曾在2009年承诺,将在2020年之前每年拿出1,000亿美元帮助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

  无论如何,《减排协定》的最终达成还是可喜可贺,而中方灵活又具有原则性的政治手腕,成功瓦解了美方的蓄意围攻,再次给奥巴马留下了深刻印象。

Leave a Reply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