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刚刚过去的周末,两个大逆转成为中国民众津津乐道的话题,一个是广州恒大淘宝队在世俱杯上逆转取胜墨西哥美洲队,为自己赢得了跟欧洲豪门巴塞罗那队过招的机会;另一个则是此前高调来华的朝鲜牡丹峰乐团在原定首场演出开始前几个小时突然出现在了机场,一场没演就走了,随后新华社发布了演出取消的公告。前者让中国球迷由衷的高兴,后者则留给全世界跌落的下巴与狐疑的目光。
牡丹峰乐团来中国的消息一经出炉就得到全球关注。虽然只是首次出国演出,但她们早已名声在外。《纽约时报》曾描述,牡丹峰乐团有大约20名成员,都是年轻苗条的女性,表演时她们往往身着紧身裙和高跟鞋,曲目既有西方流行歌曲,也有朝鲜传统革命歌曲。“和这个由同一家族三代成员统治了几十年的专制社会主义国家的乐队的那种古板形象相比,她们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而最大的看点,是有不少国际媒体曾报道称,乐团成员是由朝鲜领导人金正恩(Kim Jong-un)精挑细选出来的,乐团的工作则由朝鲜第一夫人李雪主主抓。大陆的微博网友很直接:“朝鲜把后宫佳丽派来了。”
乐团出发前,朝鲜劳动党中央书记金己男亲自送行,在北京的演出地点则定在了颇具象征意义的国家大剧院。双方这样高规格的安排,谁都看得出来在艺术交流背后的政治意图,英国《每日电讯报》所说“朝鲜希望借助该团的歌舞表演施展其魅力外交,缓和与中国的关系”成为国际舆论共识,韩国媒体更直言这是为下一步金正恩访华做铺垫。
朝鲜方面对这一招棋也是信心满满,其负责外宣的网站“今日朝鲜”12月11日刊登一位音乐大学教授题为《牡丹峰乐团自成特色有个性的表演形式》的文章,对牡丹峰乐团大加盛赞;朝中社也专门以“世界一流的乐团——牡丹峰乐团”为题介绍该乐团成立的历史,文章称“金正恩对乐团超脱从前的惯例、大胆地创新予以肯定”,并预言“牡丹峰乐团将在访华期间凭借生机勃勃的面貌和万人迷的艺术魅力征服中国观众”。
而大陆的普通民众甚至没有“被征服”的机会,因为演出不对外售票,朝鲜驻中国大使馆只邀请了“中国对朝‘友好人士’、代表性人物和革命后代,以及在北京的朝鲜驻华机构和企业的干部”约2,000人观看。这一举措起到的实际效果,恐怕连“饥饿营销”的鼻祖苹果公司都要敬畏三分——不少网友一边“死马当做活马医”的打听从哪儿能弄到票,一边意淫是不是能在新闻联播中窥视几个现场画面。
牡丹峰乐团匆匆归国
可就是肩负如此重大使命的牡丹峰乐团,居然在北京只待了两天,突然之间说走就走了,剧情反转的夸大之大让全世界为之震惊。虽然金正恩在国际事务中有过想起一出是一出的先例,但牡丹峰意外离开的原因,以及中朝关系出现了什么问题,还是让舆论陷入了头脑风暴。
最被广泛接受的说法,演出取消与金正恩宣称朝鲜拥有氢弹有关。就在牡丹峰抵达北京的同一天,金正恩宣布朝鲜已经拥有氢弹,并准备好用氢弹维护国家主权。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在当天的记者会上重申了中方朝鲜半岛无核化的立场。国际舆论普遍分析,朝鲜前脚派出“国宝级”乐团,后脚说自己有氢弹,一方面是在虚张声势,一方面也是试探北京的态度。因此有观点认为,中国在核问题上“不给力”,让金正恩怒召牡丹峰“班师回朝”。
有大陆网友甚至在细节上为这一说法找到了佐证:华春莹在记者会上说过“目前朝鲜半岛的局势非常复杂和敏感,甚至非常脆弱,中国希望当事国多做一些缓和局势的事情”这句话,但在外交部网站上,这句话被删除了。而在牡丹峰启程回国后,外交部网站对华春莹的发言做了进一步的删减。不过有韩国政府官员并不认同“氢弹取消演出”的说法,“中国批判朝鲜核开发并非一天两天的事情,以此为借口(取消演出),这有点说不过去”。
与氢弹言论相关的另一种说法,是中方安排观看演出的官员级别问题。据韩联社的报道,朝方希望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或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观看演出,但中方则提出派出政治局委员级别的官员观看演出的建议,朝方也对此表示了同意。但在金正恩“拥有氢弹”的言论之后,中国政府安排比原定出席的官员级别低3-4级的副部级官员出席。此举让朝鲜不满,于是牡丹峰接到回国指令。不过也有观察人士指出,朝方率团访华的官员毕竟是部长级,中方安排副部长的说法需要进一步核实。
韩国学者郑成昌分析了另一种可能:演出突然喊停,原因是朝鲜官方宣布,12月17日朝鲜已故第二代领导人金正日的忌日前5天起必须悼念,禁止歌舞活动。他还透露,朝鲜驻北京大使池在龙已向中国当局道歉。但截止发稿前,多维新闻并没有得到这一消息的确认信息。
微博实名认证为“军史作家”的网友蔡小心支持这一说法,“很显然是双方下辖机构没有考虑到公祭日和悼念活动,典型的官僚主义”。但很多网友打趣说这更像是在“黑”朝鲜:“金家王朝”治下的地方居然能忘了伟大领袖的忌日?
微博上一些网友的“阴谋论”猜测也吸引不少关注,有博友坚持认为“社会主义的带头大哥变修正主义了,小弟召回乐团是应该的”;著名左派人士张宏良又一次高喊“这背后一定如同钢铁般确凿无疑的有一只黑手,那就是美国”。一时间很有“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意思。
最契合中国网民想象的说法要数金正恩的绯闻前女友,也是牡丹峰的团长玄松月。外号“朝鲜邓丽君”的玄松月本就是在中国最出名的朝鲜女性之一,这次来华不仅攻破了之前“被雪藏”“被枪决”等传言,更是让大陆媒体得到了难得的炒作题材,有关她与金正恩的暧昧旧事被不断提及。特别是这个故事里,金正恩属于“苦苦追求却始终不得”的loser形象。有韩国专家认为,这些“负面报道”损害了金正恩的“尊严”,所以下令撤回乐团。
这大概算是“代号牡丹峰”这部“大电影”的高潮段落了。这种说法能够有市场,“得益于”大陆媒体的“不懈努力”。自牡丹峰乐团来华后,陆媒铺天盖地的图片报道占据了人们的眼球,标题上多有“清秀女兵敬礼”、“外形靓丽造型前卫”、“美女如云”等字眼,彻底将牡丹峰当成了“朝鲜的少女时代”。头号电视官媒中央电视台的一则报道还冠以“玄松月感谢金正恩”的名头,更让一众网媒有了“自由发挥”的空间。对此,《学习时报》副编审的邓聿文在回答多维新闻记者提问时表示了不满:中国媒体在面对朝鲜演出团体时的态度过于轻佻,未能显出此次演出的政治意义。
这倒也不能全怪媒体,在大陆目前的舆论环境下,在这种敏感问题上发言,万一哪句话说错了,一把手就该“摘帽”了,还是来点娱乐八卦安全又实惠。何况,就算只报道基本事实,也有可能遭遇被删除的命运——到12月13日上午,各大媒体有关牡丹峰离华的报道已经全部被删除,只剩下新华社的那篇公告:“演出因工作层面间沟通衔接原因,未能如期进行”。多维新闻也从多家地方官媒得到消息,他们收到上级宣传部门的通知,要求对牡丹峰乐团取消演出的消息不予报道。
曾担任过外交部朝鲜半岛事务办公室主任杨希雨在接受多维新闻采访时针对这种情况做出了批评:“官方和新闻机构应该反思,越是遮遮掩掩,事态越是可能朝向最不希望的方向发展,而这也恰恰不利于中朝关系的改善。一方面,公众的智商已经不是官方说了什么就会相信什么的阶段;另一方面,我们的政府是否有足够的能力做好引导工作,尤其是面对这样的突发事件。”
相比公众的反应,中朝双方也许需要先想想下一步怎么走。在中国国内,“放弃朝鲜”的声音已经再一次响起。财新网专栏作家刘胜军在微博中喊话:如此视外交为儿戏,只有朝鲜。“中国外交应‘去朝鲜化’,不是因为是可忍孰不可忍,而是因朝鲜与人类文明价值格格不入,已成中国软实力的毒瘤。”并断言“中朝友谊是 ‘沉没成本’,不可过于纠结而被一再绑架。”
日本共同社12月13日报道更有点煽风点火的意思:中国即将中断对朝鲜的石油供给,并在中朝边境增派2,000兵力。不过截止发稿前,这同样是一条尚未证实的消息。《纽约时报》的话相对客观:“此事引发外界对中朝两国关系状态的怀疑”,“临时改变计划不是什么好的进展”。《金融时报》则警告,这件事对中朝关系的冲击将不亚于2013年那颗核弹。
也有专家认为事情不至于那么严重,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成晓河就认为,人们不应该对金正恩派演出乐团来北京的决定做过多解读。“归根结底,两国领导人需要坐下来,解决核武器和经济合作这些关键议题,否则所有这些东西都没什么意义。”
牡丹峰的“来如风,去匆匆”像是一部闹腾的大电影,种种的猜度情节曲折,但也“败笔”丛生。在一片嘈杂之中,观察者网给出了另一个值得思考的视角:“如今朝鲜虽然是一个封闭的国家,但在外宣上所面对的恶意揣度,与六七十年代强加在中国身上的恶意揣度别无二致。如果我们自觉比朝鲜优越,重复当年西方对我们的种种不公,恐怕有些说不过去。衮衮诸公如果能够多想一想,不传播一些明显的谣言,也是对中朝关系的切实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