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大难”问题 FBI也堵不上美国购枪漏洞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美国两名记者在直播中被枪杀之后,有关美国禁枪的话题又被拿来说道,这在美国是个老生常谈也是个老大难问题了。尽管一再呼吁要严格控枪,但美国的枪支销售量一直居高不下。在2014年购物狂欢节“黑色星期五”中,尽管销售额比去年下降了11%,但仅在这一天,全美就售出了17.5万支枪——这意味着在整个销售期中平均每秒钟会售出3支枪。
在美国购买枪支,原则上都需要经由FBI进行背景审查。结果这一天的购枪大潮把FBI的购枪背景审查网站都挤垮了,FBI的背景审查电话也被枪店的店主打爆了。
这种热潮并不是只在黑色星期五这一天才出现的,自从奥巴马第二个任期开始以来,由于害怕民主党成功建立全国性的枪支控制法律,很多人开始突击买枪,所以美国枪支销售一直处于高位,这也真是累坏了FBI。
买枪怎么查
截至2012年8月1日,美国得到联邦许可的枪械贩卖单位差不多有13万个。其中有5.1万家枪械零售商店、7千多家当铺、6.2万收藏家(因为时常要买卖枪支,所以要有许可),其余的则是生产厂家和枪械进口商。
这个数字有多惊人呢?根据美国食品市场研究院(Food Market Institute)2013年数据,美国有3.7万家贩卖食品的超市。所以,不严肃地说,在美国买把枪,比去超市买把芹菜方便多了。
原则上,买枪的时候一定要进行背景审查。只要通过审查,即便是留学生也可以买枪。
这种审查制度早在1930年代就有人提出了。当时由于“芝加哥打字机”(即汤普逊冲锋枪,因枪声像打字机而得名)在黑帮中逐步普及,罪犯的杀人效率达到了史无前例的水平。一个黑帮喽啰带着一把冲锋枪,可以一次性杀掉十几个人。禁酒令时代(1920-1933),美国黑帮的“佼佼者”艾尔?卡彭更是用上了机关枪和手榴弹来消灭自己的对手。
不过当时的技术手段实在是不能支撑一个高效的背景审查体系。而且随着禁酒令时代的结束和经济的逐步好转,美国的治安状况也得到了大幅改善。
1960年代,美国接连发生了数起利用枪械进行刺杀的事件,如肯尼迪总统、马尔科姆X等等。这些都使得美国政坛不得不开始正视枪械管制的工作。
1968年的《枪支控制法案》(Gun Control Act)要求枪支销售者必须获得联邦枪械执照(Federal Firearms License),并要求枪械购买者填写一份表格,从而决定其是否可以购买枪支。
可问题在于,这表格上写的是诸如“你是不是一个逃犯”这种问题。枪店老板既没有意愿也没有能力去核查到底顾客是不是诚实填写。可想而知这种方法的有效性有多高。
到了1981年,里根总统遭遇刺杀,白宫新闻秘书詹姆斯?布雷迪(James Brady)奋勇前扑,替里根挡下了这一枪,但不幸终生残疾。
此后十几年,布雷迪与其妻子都不懈地推进背景审查体系的建立。终于到了1993年,国会以他的名字通过了《布雷迪手枪暴力预防法案》(The Brady Handgun Violence Prevention Act)。从此以后,在枪店购买手枪终于要经过背景审查了。
1998年,得益于互联网技术的兴起,FBI建立了NICS(全国即时犯罪背景审查系统,National Instant Criminal Background Check System),从而可以迅速快捷地为枪械交易服务。在很多州,这不但覆盖了手枪,也覆盖了长枪。
但问题还远远没有解决。
难于登天的控枪
目前美国的买枪背景审查有两大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期限。目前规定FBI必须在三个工作日内回复,如果三个工作日后FBI还未回复枪店是否可以买枪给这个顾客,枪店老板就可以自行决定。
第二个问题是信息滞后。FBI的背景审查,必须依靠各州执法机关上报的各种犯罪记录、逮捕令、精神病状况等等信息。如果这些信息上报不及时或不完整,FBI就可能错误地给出购枪许可。因为此种原因,2013年FBI错误地给18.6万次背景审查开了绿灯,这相当于平均每天犯下512个错误。
不过恐怕FBI并不会觉得这是什么大问题。毕竟2013年一年,FBI执行了2100万次背景审查,漏网之鱼还不到1%。这种审查上的漏洞,连制度漏洞的零头都比不上。
此外,美国背景审查法案还有一个巨大的问题叫做“枪械展销会漏洞”(Gun Show Loophole)。
之前的控枪法案只限制经销商和时常进行买卖的收藏家,个人交易者是不受限制的。而美国各地,每年都有枪械展销会(Gun Show)。笔者参加过的本地展销会上,卖家大多是一些本地人,他们拿出来自己家里收藏的一些枪来进行交易,而且同时还卖些手工艺品、二手书、海报之类。
1998年时,绝大部分州都不要求展销会上的顾客进行背景审查。据统计,当时每年约有25%的枪支未经背景审查就被售出。
如今美国有27个州要求展销会上的顾客必须进行背景审查或提供凭证证明之前已经通过了背景审查。其他33各州则不要求。可以想象,不经背景审查而售出的枪支可能仍占每年枪支总销量的10%上下。
即便美国有繁复的买枪背景审查制度,但拥有枪支的人数依旧不断上升
惨重的代价
美国每年有70%的谋杀案都是用枪支行凶完成。每年每十万人凶杀案数量为4.7起(2012年数据),世界排名(由低到高)108,在所有发达国家中基本垫底,和尼日尔、拉脱维亚、也门等国在一个水平。
美国伤亡最惨重的校园枪击案是2007年4月16日发生的弗吉尼亚理工大学枪击案。当时有32人被枪杀,17人受伤。有一位当年逃脱了纳粹魔爪的犹太人老教授利维乌?利布雷斯库,都不幸遇难。
伤亡第二惨重的是2012年12月14日,一名美国青年走进山迪-虎克小学(Sandy Hook Elementary School),枪杀了20名儿童。
政府高官也不能幸免。加布里埃尔?吉佛茨(Gabrielle Giffords)是亚利桑那州的国会议员。亚利桑那州是一个保守州,在反对控枪方面尤其顽固。吉佛茨自然也要顺应民意,在反对控枪方面也有一定的行动。然而2011年1月,一个患有精神疾病的枪手在一家超市外大开杀戒,枪杀6人,伤13人。死者之中有美国地区法庭法官约翰?罗尔(John Roll)。而吉佛茨虽然幸存,但被命中头部,不得不进行了长时间的手术。最终她活了下来,但右臂瘫痪,同时因为伤情,不得不提前结束了她本来一片光明的政治生涯。伤情恢复后,吉佛茨与丈夫开始为更严格的控枪而奔走。
每一次美国出现利用枪支的屠杀,就会有一波巨大的声浪要求填补“展销会漏洞”或实施更严格的控枪法规。但每一次,NRA和其他保守派组织都会狙击任何可能的进展。到目前为止,这些事件中受害者的血都白流了,多年来控枪并无实质性的进展。
奥巴马曾誓言要在控枪领域获得进展。连拥枪的民众都觉得他可能要赢了——大家都赶着在新的控枪法案通过前突击买枪。这导致奥巴马2008和2012年当选后枪支销售量都一路飙升。山迪-虎克小学枪击案发生后,枪支单日销售量在2012年12月21日达到了美国有史以来最高点。然而随着控枪法案在国会搁浅、奥巴马承认控枪失败,尤其是共和党赢得了中期大选以后,形势依然逆转,连枪支销售量都开始下滑了。
仅仅一个购枪的背景审查体系,从1930年代提出到1993年实施,就已经花了六十年时间,还到处都是洞。美国要彻底控制住枪支泛滥的局面,实在是难于登天。(留美博士生,观察者网驻美国观察员冷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