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家安全顾问赖斯赴北京设障 习近平把脉虚实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美国总统奥巴马国安事务助理赖斯(Susan Rice)8月28日访华同中国国务委员杨洁篪举行了会晤,随后又获得了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接见。赖斯强调,美方正积极筹备,推动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9月访美圆满成功。
未来半个多月,美国国务院和国防部官员也有可能访华。中方对应的负责人也将提前来美做准备。也就是说,中美已正式进入“习访美”的模式,一切双边沟通与合作都将为这次访问服务,一切不利于此次访问的噪音都要被消除。但是,从中美筹备习访美的时间跨度,以及在此期间突发的一些矛盾因素来看,中美筹备过程中面临不小的分歧。相较于中方,美方对中国的要求或期望值更高。
中美元首互访(尤其是国事访问),彼此亲信或高级幕僚打前站,是中美关系十多年来的一个基本特征。赖斯是奥巴马亲信,她的一言一行基本上代表奥巴马本人的意思。虽然不是中美关系的负责人,但她也参与国安会对华事务及决策,此次访问北京的第一要务就是同杨洁篪等中方官员敲定习近平访美最终细节,并得到习近平的接见。熟悉中国最高领导人习近平对美国事访问安排的官方人士8月26日向多维新闻证实:中美官方计划一周内,即赖斯访华后,对外公布习近平访美行程细节。
筹备高层国事访问级别的活动,正是彼此提要求的时候,事关谈判和妥协艺术。对于中美,两国深知彼此在很多方面都有求于对方,而赖斯此次访华也会继续向中方“提要求”。比如,中国若继续借机施压美方帮助引渡令完成,赖斯也会提出相应的美方要求,比如在人民币汇率和南海岛礁建设上要求中方妥协。但是,在事关核心利益和国内民心的问题上,中方不会轻易做出让步。
其实,美方提要求一方面也是“做给国内看”,属于惯性要求。这主要和习近平访美前中美不同的舆论环境有关,也和两国高层处理具体事务的“务虚”手法有关。

赖斯访华为习近平9月访美铺路
美国方面:民主党和共和党候选人疯狂打中国牌,以此吸引选民注意力和抬高民意支持率。尤其是共和党多位候选人通过报纸和电视争着批评中国,更甚者直接对准习访美。比如,继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威斯康星州州长沃克(Scott Walker)公开呼吁奥巴马政府取消习近平访美后,佛州参议员、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卢比奥(Marco Rubio)也不甘示弱,在《华尔街日报》撰文专门谈及“当总统后如何应对中国”。为了区别于沃尔言论,在参院外委会熟悉外交议题的卢比奥提到,不应该取消习访美,而是“要将习近平对美国事访问级别降为工作访问”。9月和10月,两党候选人都会举行初选辩论,所以美国政客这种恶习料将伴随习近平访美行程。
奥巴马政府大体上保持了克制。白宫和国务院更是回击了共和党总统候选人要求取消习访美的声音,并强调了此次访问及中美关系的重要性。但是,奥巴马政府时不时也会借共和党措词和国内舆情,向中方施压。
中国方面:如果说美国对习近平到访偏向“务实”,希望在人民币汇率、股市震荡等现实问题上得到“答案”外,那么中方对于习近平访美则偏向“务虚”,更注重强调中美双边及国际合作的重要性,更注重借此次访美抬高习近平的国内外声望,树立习近平在中美关系中的“历史地位”。比如,针对美国国内要求取消习访美的声音,中国驻美大使崔天凯就通过美国《国家利益》杂志巧妙地“回击”了共和党人的偏执。他在文章中通过举例说明了中美培养“合作习惯”的重要性,称不应该由分歧主导双方的重要议题。
不过,美国人的“实”其实是“虚”的表现,是对自己当前经济处境、国际地位的一种“不自信”。比如,有些美国智库学者认为,习此次访美首先要在经济上给予美国好处,然后才有可能在其他方面取得突破。这种过于“务实”的表现反而映衬出了美国人试图扭转颓势或被动的内心之“虚”。
中国人的“虚”虽然也可能被理解为注重“面子”,但实则是在“虚”的表现下解决“实”的问题。这是两国思维或处理手法的不同。比如,在彼此“你好我好”这一“虚”的层面,中方除了在涉及核心利益的问题上表达立场外,也希望能够同美方在气候变化、贸易投资、海事安全甚至军事交流及二战历史认识等领域达成具体成果。
对于中美的这种“虚”与“实”,美国国内也有讨论。《华盛顿邮报》专栏作家伊格内修斯(David Ignatius)8月25日撰文认为,随着世界经济的不稳定因素,奥巴马接待习近平时可能会寻求有限的议题,具体的成果(deliverables)可能只是“重申伊朗核协议”、“成立联合研究小组,探索亚投行和世行以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现有机制的联系”、“网络议题工作小组”、“对朝问题联合声明”以及继续承诺减少碳排放等等。
伊格内修斯认为,鉴于中国国内经济动荡, 9月访美的习近平政治基础显得脆弱,希望华盛顿元首峰会能够赋予其“权力象征”,以免向国内传递“妥协”或“丢面字”的意味。他引述前助理国务卿坎贝尔(kurt Campbell)的话说:“这次访问事关(中方)公开得到美国(向中方展现)尊重”。伊格内修斯还写道,美国鹰派可能认为,可以借对方当前的弱势“挤压”北京。五角大楼一些人近来也建议更强硬应对南海。但在习近平访美前,白宫拒绝了这种挑战性或对华挑衅性建议,担心引发双方一系列不可测的反制和反击。9月习奥会可能将向世人展现:即便是中美这两个全球“巨人”也难免存在“实力极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