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评:美联储加息考验习李大国思维博弈(图)

热评:美联储加息考验习李大国思维博弈(图)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北京时间的17日晚间,全球交易员再次迎来了不眠之夜,美联储开启了加息通道,这也标志着全球金融模式的又一个新开端。而在美联储加息背景下,如何能够尽量趋利避害,考验一国经济体领导人的变通思维,尤其是大国金融思维。

热评:美联储加息考验习李大国思维博弈(图)

  美联储十年之约终于到来

  美联储加息 中国感受到一丝凉意

  北京时间周四(12月17日)凌晨三点美联储宣布加息25个基点,同时表示随后将采取循序渐进的加息步伐,符合市场预期。FOMC一致投票通过此次决议,将美联储基金利率新的目标区间上调至0.25%只0.50%。基于17位委员的预期中值显示,2016年底利率将升至1.375%,与9月份预期持平,这表明明年将加息4次,每次加息25个基点。

  虽然,市场已经对加息已经做了充足的心理准备,但真正到结果出来的那一刻,冲击力还是让世界不容忽视,尤其对中国来说。目前,中国经济下行周期远未结束,产能过剩、结构改革等需要的人民币汇率稳定再次经受严重考验,这种困境凸显了一个令人不安的现实:美联储的加息属于传统的低风险决策,而中国如今面临的都是高风险的政策抉择。他们最多只能期望获得一定程度的稳定,而不是过去几十年快节奏的增长。

  中国大国思维在争议正逐步成长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曾指出,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发展中大国的领导者,既要善于把握发展大势,又要善于统筹发展大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统筹好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就能在时代前进潮流中把握主动和赢得发展。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离不开中国,我们要善于把世界的机遇变为中国的机遇,把中国的机遇变为世界的机遇,在中国与世界各国的良性互动、互利共赢中开拓前进。

  任何事物的成长都经历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思维模式也不例外。高层领导的大国思维的形成从中国挖角TPP、人民币加入SDR和人民币脱钩美元的举措可以窥出一些端倪。

  其一,10月5日,跨太平洋经济合作协定(TPP)达成基本协议,使得参与其中的12个成员国间,贸易自由度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准,中国被排除在外,加大了美国欲在世界经济中占据更重要位置的中国形成威胁的想象空间。尤其美国总统奥巴马也明确表示,要巩固美国主导世界经济规则的地位。当时有评论认为,中国也不必惧怕,可以采用挖墙脚各个击破的方式建立自己的阵营以抗衡美国主导的TPP。随后,2015年11月22日,中国与东盟十国在马来西亚吉隆坡正式签署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谈判成果文件,此举标志着中国东盟自贸区正进一步向高水平迈进,也被外界解读为中国对抗美国TPP的重要举措。

  其二,前几个月,中国几乎不遗余力地促使人民币加入SDR标志着中国孤注一掷地金融改革决心。11月30日起,IMF总裁拉加德宣布人民币被纳入SDR后的那一刻起,标志着中国金融改革已经没有退路了,也标着这中国再次更加深入地介入到全球经济体系中。

  这次人民币加入SDR对全球的震动不亚于当初中国加入WTO,以习李为代表的中国高层随即加快了金融改革的步伐。

  习近平和李克强也在人民币加入SDR后多次表态要加快中国金融改革的步伐,李克强再次赴上海自贸区调查,并提出继续加快建设上海自贸区,以实际行动倒逼国内金融改革。

  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来中国愿意加入全球游戏规则的迫切心态,以及改革的决心和意志。

  其三,如果说人民币加入SDR表明中国急切融入全球金融男体系的迫切要求以外,那么,人民币脱钩美元的决定则表明了高层的大国思维有了质的提高。

  早有评论指出,人民币紧跟美元的政策是不是应该调整,将来人民币是不是应该尽量跟美元脱钩。因为如果人民币跟随美元太紧会有风险,对中国经济没有好处,而且,时不时人民币还会被戴上“被干预”的帽子。诚然,人民币紧跟美元策略是当时可以说权宜之计,也的确为维稳人民币起到了很大作用。

  但全球发展到今天,尤其是在美联储加息之后,如果在紧跟美元的话,强势美元势必导致人民币接连贬值,前几日的人民币连续8连跌就是例证,而随着美元升值,人民币贬值预期愈发强烈,导致央行不得已而降息降准,而这又反过来更加引发人民币贬值预期,加剧资本外流的节奏。

  所以,美联储加息和央行降息降准这两个变量,中国必须保证其中一个变量稳定,而很显然,前者美联储加息已经是不可更改的事实,现在央行要做的是如何在人民币降息情况下,保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

  在这种情况下,上周五,央行宣布一项政策,而这项政策基本上可以说是脱钩美元的决定,言外之意则是,美元强势升值的情况下,人民币也不一定会贬值,这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人民币一路贬值的预期。

  大国思维呼唤金融专才

  另外,中国央行的一席话更是表明了高层大国思维博弈已经初步成型。

  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在11月25日出版的人民日报上撰文指出,中国须建立国家金融安全机制,防止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完善反洗钱、反恐怖监管措施,要建立国家金融安全机制、防止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有效应对极端情况下境外对我实施金融攻击或制裁。”

  令外界最为震惊的是,这是周小川也可以说是中国高层第一次提到“金融攻击”,可以引申为第一次提到“金融战争”和“金融博弈”。当时有评论员撰文认为,这有力证明了阴谋论者的正确性。阴谋论者的存在是不是合理以及论调是不是正确这里姑且不论,但在当下信息发达且全球化的今天,“战争”这个词的外延和内涵早已是今非昔比,在这里的战争不再是看得见的刀光血影的有形战争,而是高科技下的头脑博弈,但在金融开放上,防患未然却是必须做的事情。

  当然,仅仅是大国思维还是不够的,还需要有效实施大国思维的头脑,也就是金融专才。比如在危机来临的时候,要真正能够认清大国之间博弈路线,更重要的是提出切实有用的措施。对中国来说,当年的4万亿政策可以说是记忆深刻,当初,也是在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提出的救市举措,虽然当时的确为中国走出金融危机做出了一定贡献,但相比较成效来说,负面影响更是触目惊心。产能过剩,金融资产错配以及金融系统风险的集聚等后果,直到现在仍在一步步进行艰难纠正。

  由此,世界在动荡中抛弃掉过时的旧有的体制,而重新塑造新的有生命力的发展模式,作为全球经济中的任何一份子,谁也逃不掉洗牌与被洗牌的命运,关键是如何争取及把握好洗牌的优先权,才不至于被动地被洗牌。

Leave a Reply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