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情债使华裔深陷囹圄 渐成处事难题(图)

人情债使华裔深陷囹圄 渐成处事难题(图)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一直以来,重情尚义的中国人将“人情”视为维系社会关系的重要纽带;即使已经移居海外,为人处世也仍遵循着这一准则。然而,“人情债”却渐已成为海外华人的处事难题,更有华人为此身陷囹圄。

人情债使华裔深陷囹圄 渐成处事难题(图)

  美国旧金山华埠

  据中国侨网称,知恩图报、重视人情是中华民族优秀品质的体现,本来无可厚非;但是,如果过度崇尚人情,甚至不分情形,将人情置于一切之上,这不仅违背了人情的初衷,更有可能将这份情,生生逼成了一份难以偿还的债,一份难以排解的悲哀。

  人情作祟,华裔医师或深陷囹圄

  近期,美国华裔医师接连陷入法网的事件引发了广泛关注,先是洛杉矶罗兰冈的一位曾姓医师,因为涉嫌滥开止疼药致人死亡,被控三项谋杀罪;又有蒙特利公园市华裔儿科医师林某,因面临保险欺诈、滥开药物等多项指控,即将进入认罪协议程序。

  这两位华裔医师,为何陷入如此境地?文化差异和当地繁杂的法律是一方面。美国处方药管理严格,如果医师在没有得出患病结论的情况下就开出药方,或一次开出的用量过大,就有可能触犯法律。但在上述案例中,最主要还是过度的人情在作祟。

  曾姓医师曾对律师透露,一些衣着光鲜、仪容得体的当地人找到她,希望帮自己的家人开一些药物。由于对方给她的直观印象极佳,同时也为了建立长久的信任关系,曾姓医师决定做这个顺水人情,随即答应了对方的请求。谁知,事态的后续发展却完全出乎了她的意料,也使她陷入了涉嫌谋杀的困境。卖一个人情,却可能要用若干年的牢狱生活来偿还,这不得不说是一个血本无归的买卖。

  讲人情,本质上没有错,中国和一些西方国家的区别也并不是有没有人情,而是人情是否应该凌驾于规则、契约与法律之上。正如两个案件的代理律师崔西(Tracy Green)所呼吁的,在人情面前要学会拒绝,切忌“情大于法”。

  费时费力,人情面子成烦恼根源

  对于旅居海外的华人华侨而言,在法律层面之外,日常生活中一些过度的人情也会带来困扰;一桩桩一件件的“人情债”,即使花费了很多时间精力,结果也可能是费力不讨好。

  “帮国内亲戚代购奶粉,简直要了亲命,但又没法拒绝,只能咬牙坚持。赶上奶粉限购或断货,跨区跑了十几个超市,寄回国也是提心吊胆,怕没寄到、怕奶粉漏了,也怕被扣下。有一次没寄到,还被家里人好一顿数落,心里的苦啊,别提了!”

  “国内相熟的朋友让我帮忙买点保健品,人家说得很恳切,实在不好拒绝,而且因为我脸皮薄,怕伤了感情,不好意思收钱,即使收也从来不要邮费。有时候人家只要一两罐鱼油,我垫的邮费比商品本身还贵。”

  “亲友想了解国外的情况,总会第一时间找到我,但问题是,大家的诉求实在太全面,投资、置业、教育、生活面面俱到,这让并不博学的我情何以堪啊!最可气的是,花了大量的精力去了解,把信息发给朋友,结果对方却只说一句‘太麻烦不做了’就没有下文了。但如果不帮,就会被认为不够朋友,甚至在国内的朋友圈里背一个‘不够意思’的恶名。”

  中国人历来讲究礼尚往来和人情世故,因此,身处国外的华人华侨,也都会面临着各自逃不开、躲不掉、或多或少的人情债。但是,对于人情程度的高低,每个人都该给自己划定范围,在不违背法律的前提下,根据各人精力和能力量力而为。一个过分讲人情的地方,必然面子至上,最终共损共伤。真正的人情,恰恰是细水长流;无论何时,给对方、也给自己留一个余地。

Leave a Reply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