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杨如初
复旦大学国关学院硕士
国际黑客团队“匿名者”继上月向恐怖组织“伊斯兰国”宣战之后,12月11日又在推特上组织代号“激怒日”的运动,号召网友上传嘲讽“伊斯兰国”的照片,并附上热门标签#Daesh 和#Daeshbags 发布。
据推特分析网站Topsy数据,11日这天,含有#Daesh的推文数量达到巴黎恐袭以来新高,而含有#Daeshbags的推文24小时内激增。
Daesh最早是阿拉伯国家和法国对“伊斯兰国”的命名,巴黎恐袭事件以来,欧洲国家开始采用Daesh的叫法。中文媒体将Daesh译为达伊沙(或达阿希),但这一称呼并不是主流,央媒和观察者网仍用“伊斯兰国” ,且常加上限定词极端组织。
西方世界对“伊斯兰国”的命名常见有四种:IS、ISIS、ISIL、Daesh。不同的称呼指涉的地理范围、政治倾向乃至情感色彩都有所不同。比如,黑客组织采用Daesh为热门标签,因为这是对恐怖分子的蔑称,最具激怒效果。由于立场不同,目前,国家与国家、政府与媒体、官方与民间未能就恐怖组织的命名达成共识,各方按己所需混着用,且为了不被“统一”而大打暗战。
IS、ISIS、ISIL、Daesh各是什么鬼?
鉴于网络上已有不少相关中文资料,这里就捡重点说。
IS、ISIS以及ISIL首先是一种政治主张,指建立政教合一的伊斯兰极端主义“国家”;同时是一种地理概念,表明版图的疆域范围。最早一批集结在“伊斯兰国”极端组织旗帜下的“圣战”分子,来自约旦人扎卡维于1999年创建的穆斯林圣战者组织。2004年,扎卡维宣布效忠本·拉登,其麾下组织更名为两河国家基地组织,外界直接称之为伊拉克基地组织。2006年,卡扎维被联军炸死,留下这支盘踞在伊拉克的恐怖势力持续作乱,并开始自称“伊拉克伊斯兰国” (Islamic State in Iraq)。
2013年,“伊拉克伊斯兰国”占领叙利亚部分地区后,改名为“伊拉克和沙姆伊斯兰国”(Islamic State in Iraq and al-Sham),缩写成ISIS。沙姆原初意思是“左手的土地”,指阿拉伯半岛北方地区,仍是相对模糊的地理概念。按照该组织设想,ISIS由所谓16 省组成,除现在的伊拉克和叙利亚两国领土之外,还覆盖约旦北部、黎巴嫩北部、巴勒斯坦等地,但不延伸至土耳其、埃及与沙特。
(ISIS版图,黑色区域)
英文中并没有与沙姆完全吻合的地理名词,只有一个同样相对模糊的黎凡特(Levant),原指意大利以东的地中海地区。因此,西方在翻译时以更加熟悉的黎凡特指代沙姆,变成“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兰国”(Islamic State of Iraq and the Levant),缩写成ISIL。黎凡特与沙姆并不完全重合,实际上ISIL比ISIS地盘大得多,因其版图还包括以色列、土耳其南部、埃及北部以及沙特小部分地区。
(ISIL版图,红色线内只表示黎凡特地区)
达伊沙(Daesh)来自“伊拉克和沙姆伊斯兰国”(ISIS)的阿拉伯语读音。阿语写作?????? ????????? ?? ?????? ??????,按阿语读音可注音表示al-Dawlah al-Islāmiyyah fī al-Irāq wash-Shām,取注音的首字母缩写为DAIISH,按英文拼读习惯改为Daesh。达伊沙是阿拉伯国家对“伊斯兰国”的通用称呼,他们坚持采用此命名的原因有三:一是达伊沙直接取自ISIS,地盘不包括土耳其、埃及和沙特,因此这些国家可撇清同“伊斯兰国”的关系。二是达伊沙读音上近似两个阿语单词 Daes和Dahes,意思是践踏、粉碎。因此,达伊沙是恐怖分子最讨厌的称呼,在“伊斯兰国”控制区内被禁止使用,使用者将被割下舌头。三是达伊沙可避免极端组织与“伊斯兰”混淆起来,这正是阿拉伯国家所希望的。
(读音:Daes)
(读音:Dahes)
2014年6月29日之前,英语媒体有时将IS当作ISIS、ISIL的简写使用,但这一天恐怖组织正式宣布成立“伊斯兰国”(the Islamic State),凡是穆斯林都归属伊斯兰哈里发辖地(Islamic Caliphate),头目巴格达迪加冕为首任最高领袖哈里发。“伊斯兰国”不仅是“合法国家”,而且是穆斯林世界最高权威,这颇能蛊惑人心,为其招募战斗人员。但有人就担心,如果外界称之为“伊斯兰国”,似乎就是承认其合法性,变相为之做宣传。
(IS版图,黑色区域)
英俄改称达伊沙,美国闹内讧
早在去年9月,法国官方就宣布这个恐怖组织是达伊沙,去年12月,美国军方第一次使用达伊沙,但是直到巴黎恐袭事件之前,达伊沙并不是西方政府主流的叫法。
巴黎恐袭当天,奥朗德将恐袭定性为“达伊沙向法国发动的战争”。很快英国官方采用达伊沙,以示对恐怖分子的痛恨和蔑视。12月2日,卡梅伦在议会辩论时特别指出“用达伊沙取代ISIL、ISIS、IS非常重要”。随后,英国政府管理的推特账号UK Against ISIL改为UK Against Daesh。
巴黎恐袭以及土耳其击落俄战机似乎也刺激俄罗斯改用称呼。普京最近的公开讲话中最频繁使用的名称是恐怖分子,而不再讲ISIS或ISIL。明显的变化来自官方媒体。俄罗斯卫星广播电台(前身是俄罗斯之声)完全用达伊沙取代之前所有的叫法。俄通社在新闻稿中普遍采用达伊沙。《莫斯科时报》专门报道了这一现象,称上周俄媒体收到官方非正式通知,建议用达伊沙命名这一恐怖组织。
这一问题上最纠结的大概是美国总统。
此前,奥巴马习惯称这一恐怖组织为ISIL,官方发言人和政府文件也是ISIL。但美国国务卿居然与总统使用的不是同一个词。自10月分的维也纳会议开始,国务卿克里直接使用达伊沙,并解释“这是一个恐怖组织,不是一个国家,这个组织同伊斯兰没半点关系”。
“孤立”奥巴马的不仅是国务卿,还有总统候选人。加州枪击案后,6日奥巴马就反恐问题发表全国电视讲话前,共和党候选人特朗普在推特上表示希望奥巴马像所有人一样称这一恐怖组织为ISIS,而不是ISIL。结果,讲话中奥巴马连续用了19次ISIL。
对比地图,ISIL与ISIS显著区别是地盘大小,ISIL版图囊括以色列,因此奥巴马坚持用ISIL几乎激怒了亲以色列民众,因为ISIL暗示以色列应当归属“伊斯兰国”,福克斯新闻主播Harris Faulkner电视上直接说奥巴马“向恐怖分子致敬”。不过,看似欲加之罪,其实爆发的是他们对奥巴马与伊朗签订核协定、同沙特加强反恐合作等一系列与阿拉伯国家拉近关系举措的不满。
比较靠谱的解释是,ISIL说明“伊斯兰国”活动范围广,并不局限在伊叙两国,还勾结土耳其、埃及和沙特的恐怖分子势力,清缴难度大。所以将恐怖组织命名为ISIL,一方面为奥巴马政府在伊叙两国剿恐失利开脱,另一方面为美部署中东反恐行动提供更广阔的活动空间。此外,当前奥巴马的叙利亚难民安置计划受阻,更要避免用ISIS刺激民众联想到叙利亚。(因为美国人通常认为第二个S是Syria的首字母)
西方媒体捍卫“伊斯兰国”名称自由
一些西方媒体认为,他们的任务是进行客观报道,不应有任何偏向和评判,所以应采用恐怖分子自己的命名,即便是让人讨厌的名字,也要呈现出来,让读者自行判断。
当前美国媒体报道时,《华尔街日报》与《华盛顿邮报》全面改称“伊斯兰国”(Islamic State)。《纽约时报》同时采用ISIS和“伊斯兰国”两种称呼。CNN等其他电视媒体仍然沿用传播率最高的ISIS。美联社中和了一下,采用“伊斯兰国”组织(Islamic State Group)这样的称呼,认为这可以避免将恐怖组织宣传成国家。几乎没有媒体遵照官方的叫法。
但在英国,BBC使用“伊斯兰国”遭到首相卡梅伦抗议。今年6月,卡梅伦点名要求BBC改变叫法,因为恐怖组织绝不是一个伊斯兰国家,而是残暴野蛮的非法政权。随后,多位议员联名写信致BBC,要求改称达伊沙。然而,BBC主席认为,达伊沙并不符合BBC报道“中立客观”的原则,给读者以BBC支持该组织反对者的印象。目前,BBC将采用的变通办法是,在“伊斯兰国”前面加上三个字——“所谓的”,以表示这不是一个真正的国家。
其实,媒体的首要考虑是传播率,“伊斯兰国”已经是读者最为熟悉的名称,也就最容易传播。不过,倘若各国官方一致使用达伊沙,为抢头条,媒体风潮也将转。
像给恐怖组织命名这样的事务,素来与普通群众无关。但鉴于群众也有组织更名请愿这样的活动,这场暗战中也应呈现他们的声音。
ISIS甫一出现,就是众多以ISIS为名字的女性出现噩梦的开始。其他以ISIS命名的产品与企业也瞬间陷入“品牌自杀”。波及如此之广,自是有原因。因为Isis(伊西斯)也是古埃及最重要的一位女神的名字,并且代表着“生命与健康”的美好寓意,后人广泛使用。比如,有份在伦敦出版的时尚杂志就叫 ISIS,现在为了避免读者联想到恐怖组织,不得不更名。但众多无法短时间内改名的女性,只能联合起来请愿媒体不再使用ISIS。
英国《泰晤士报》专栏作家Daniel Finkelstein撰文表示,自己不想随大流用达伊沙。首先,达伊沙听起来像是绰号,如同打架时骂对方傻瓜。其次,更重要的,达伊沙完全模糊了恐怖组织的庞大规模,不像“伊斯兰国”这样的名称让人震撼和警戒。
次日,《泰晤士报》登载了一篇读者回应,认为既然“伊斯兰国”、达伊沙都不对,那既能够以恐怖组织自称来命名、又回避“伊斯兰”“国家”字眼的名字,最合适的应该是“哈里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