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中国已被美国战略界认定为最大的海上威胁,所谓“岛礁扩建改变现状”不过是美国行动的托辞,无论有无岛礁扩建工程,有无航行自由问题,美国都会不断加大针对中国的各种行动。
综合媒体12月26日报道,南海问题持续紧张,长期处于国际舆论的焦点。各方围绕菲律宾提请的所谓“南海仲裁案”、中国岛礁扩建工程及渔业纠纷等议题,纷纷展现强硬立场,频频祭出军事、外交、国际法及经济等大手笔动作。南海业已成为南海争端各方、东盟其他国家及部分域外大国的大争之地。
火药味十足但未出现重大摩擦
此次中国近海安全形势的恶化始于2009年前后,6年多来,黄海、东海及南海形势都曾险情不断,权力博弈、海洋规则、海洋争端等问题不断发酵、不断激化、不断演变。然而,与前些年相比,即将过去的2015年依然有不少特别之处,似乎有可能成为新的转折年。
一是外交、法理斗争凸显,且呈愈演愈烈之势。即便火药味十足,2015年仍是近些年来少有的未出现重大海上对峙和摩擦事件的一年。与现场的相对克制相比,外交及法理斗争则显得更为激烈、直白而“招招见血”。
在双边场合,各方的努力除了各自声明立场之外,都未有大的收获,高层访问、对话及交往不断,东海、南海问题虽都是重要话题,但在增信释疑方面没有取得重大突破。
在多边场合,菲律宾等南海部分争端方、美国等域外大国在香格里拉对话、东亚合作系列外长会议、东亚峰会、APEC会议等几乎所有的亚太机制中极力向中国发难,美日等国还将战线扩至七国集团外长会议及首脑峰会,菲律宾甚至在联合国大会等联合国平台上炒作南海问题。
在菲律宾、美国的渲染之下,南海的法理斗争被上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菲律宾单方面提起的所谓“南海仲裁案”进入实际审议阶段,7月7日至13日,海牙常设仲裁庭举行听证会,随后于10月29日针对该案做出了“有管辖权”的裁决。11月25至11月29日,仲裁庭进行了实体问题的“庭审”。
此外,国际舆论中的法理斗争也日益如火如荼,美菲等国大肆攻击中国在南海的维权行动和合理合法主张,诸如“中国南海主张不合理、中国人工岛礁没有12海里领海、中国违反《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等在国际舆论中广为传播;日本则于7月22日在其外务省网站详细公布了中国东海油气田的照片,对中国在“日中中间线”以西毫无争议海域的油气开发大放厥词,重新挑起所谓中国“盗采”东海油气的话题。外交和法理斗争等“文斗”方式已被部分争端国和域外大国视为最现实可行的与中国斗争方式。
可以确定的是,从战略到行动,美国已将中国设定为海上的最大战略竞争对手。当然,在目前的地缘格局及时代背景下,这种海权竞争仍主要将会以非战争的博弈方式进行。美国不太可能寄希望通过战争阻止中国的行动。
综合近期美国的官方表态、智库研究成果、具体行动等情况,美国主要意图是要在东亚近海与中国长期“消耗下去”,利用东海、南海问题消耗中国的各类资源,延缓或迟滞东亚海上权力转移的进程。
“消耗策略”的重点是通过军事、政治、外交、国际法甚至经济等手段提高中国维权行动的成本,而非直接阻止中国在南海的维权行动。包括“航行自由” (FON)宣示在内军事行动的目的在于威慑并策应外交、法理斗争,而非直接用武力迫使中国屈服。随着中国继续进行维权,美国将继续加大筹码,这种维权与维霸之间的矛盾将会更为激烈。
中国海军三舰队南海集结回击美挑衅
然后中国有其独特的方式应对局势变化。出了在外交等方式上巧妙周旋之外,在军事上也毫不示弱。日前,中国经过千里机动的各型舰机在南海深处摆开阵仗。驱护舰、潜艇、预警机、战斗机等多型兵力集结,上演“红蓝对抗”。北海舰队、南海舰队常规潜艇、导弹驱逐舰,和红方海上作战集群,与东海舰队扮演的蓝方舰艇编队演练反潜、防空等多个课题。
美军就B-52闯南海对华认错
美军一架B-52轰炸机“无意”飞进了中国在南海的华阳礁上空2海里范围内。此举引发中国外交部和国防部的抗议和交涉。美国防部对此事进行了调查,并向中方作出澄清。美方承认这一事件中,美军方犯了错误。对于美方的解释,中方并不满意,强调下不为例。
近期,中美关系因美军舰机多次抵近中国南沙群岛有关岛礁邻近海空域受到一定影响。在此背景下,美方作出有关澄清,表明美方意识到有关事件的严重性和敏感性,不希望因南海问题与中方彻底闹僵。另外,中国外交部、国防部日前就美军机行动答记者问时,也表明中方的严正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