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移民流产险死还生 留院4天饱受煎熬

新移民流产险死还生 留院4天饱受煎熬

2010-04-06 02:12:40

新移民流产险死还生 留院4天饱受煎熬

一位大陆新移民女子,称去年在家中感不适,自行上网查看资料相信是流产徵兆,翌日才到本那比综合医院求医,但因不熟悉本地医疗制度,在医院经历4天3晚的痛苦流产经验,一度痛至全身抽搐,几次以为快要「死掉」,而医生的诊断却「反覆不定」,更让她饱受精神折磨。如今事隔4个月,事主心情仍难以平服,称对加拿大医疗服务大失所望,并希望以此经验告诫其他新移民。

菲沙卫生局则表示不就个别个案作评论,但新移民若有需要,可要求包括翻译等不同的辅助服务。

一年前从中国移民到来的Christine回忆称,事发于去年11月16日,她已怀孕14周,发现有少量出血的情况,她当时未有立刻找专业的医护人员,只是通过查找网络讯息,断定自己有「先兆流产」的徵状。

但至17日开始,即有明显疼痛感,晚上6时左右更有大出血的状况,随即在丈夫和友人的陪同下,赶往本那比综合医院看急诊。她称一名医生做了简单的检查后,语气轻鬆的表示她已经流产,而且已经「乾净」了,由于她当时语言交流不畅,加之没有本地就医的经验,误以为已经做了「刮宫手术」,可以安心返家休息。

18日晚上10时左右,情况急剧恶化,大量的黑色血泡伴随剧烈的疼痛感,让她几近昏厥,紧急入院后更忍不住失声大叫,全身开始冒汗,身体不停抽搐,有快要「死掉」的感觉,以致护士不得不「双管齐下」,用止痛针和盐水才控制住她的疼痛感。

她回忆说,唯一值得庆幸的是一位中文流利的华裔医生负责检查,确定体内还有残留物,表示她可以留院一晚,第二天专科医生会安排检查,有需要时就会做「刮宫手术」。

岂料在19日上午9时左右,当她心怀希望地迎来第三位专科医生时,却在未做任何检查下,被通知已没有残留物,可以回家。最后是在她的强烈坚持下,才获得重新检查。

下午2时左右,终于有护士将她转到了手术轮候区,再又过了近4小时。她说那位拒绝检查的专科医生终于同意为她做「刮宫手术」,待手术完成后在翌日回家。

Christine表示,虽然事情已过去4个月,但每当回忆起当时的「恐怖」经历时,心情仍难以平服,可说是留下终身难忘的惨痛经验。

她说,怎麽也想不到一个简单的「刮宫手术」,如果放在中国可能头一天便完成,而自己在这边,前后总共去医院3次,有3位医生给出了「反覆不定」的诊断结果,从开始诊断的「无大碍」,到后来证实体内还有残留物,再最后已经预订好的手术又一拖再拖,身体状况虚脱至极的同时,精神上更是备受煎熬。

她强调,自己之所以勇敢地站出来和读者分享这次经历,就是希望大家引以为鑑,特别是初来乍到的新移民朋友,更要对自身的健康倍加注意,同时也希望医疗机构能提供更体贴细緻的服务,以避免发生类似不愉快的经历。

Leave a Reply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