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箭军五大专家曝光 冒坠机危险记录关键数据(图)

火箭军五大专家曝光 冒坠机危险记录关键数据(图)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在火箭军这样一支非比寻常的高技术部队中,必然有一支非比寻常的高技术专家队伍。陈礼国:解放军在“真枪实弹”上安装引爆装置第一人。在首次某型导弹装备整装空运试验中,陈礼国负责监测和记录装备在高空状态下的技术参数。突遇上恶劣天气,机长嘱咐大家给家人写几句话。

  

火箭军五大专家曝光 冒坠机危险记录关键数据(图)

  原文配图:陈礼国。

  北京1月2日电:经过近50年的发展,火箭军已建设成为一支精干高效、核常兼备的战略力量,具备陆基战略核反击能力和常规导弹精确打击能力。在这样一支非比寻常的高技术部队中,必然有一支非比寻常的高技术专家队伍,他们从事的事业关乎世界和平,关乎国家安危……

  军人的忠诚是凝聚在刀锋上的寒光,是沉淀于岁月的守望。今天,让我们把目光投向他们,投向火箭军导弹阵地。他们把对国防事业的忠诚热爱,化作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追求进取,追求卓越,是我军坚守特殊岗位、履行特殊使命、肩负特殊责任、做出特殊贡献的科技工作者的杰出代表。

    陈礼国:我军在“真枪实弹”上安装引爆装置第一人

  他坚守深山大半生,为国仗剑,勇于担当;他积年累月守长剑,不辱使命,追求卓越;他呕心沥血育英才,虚怀若谷,桃李芬芳……他,就是战略导弹部队导弹专家、某基地高级工程师陈礼国。

  

火箭军五大专家曝光 冒坠机危险记录关键数据(图)

  原文配图:邱成龙。

  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首次某型导弹装备整装空运试验中,陈礼国作为两名随机技术保障人员之一,负责监测和记录装备在高空状态下的技术参数。然而运输机下降返航时,遇上恶劣天气,油料即将耗尽,飞机准备迫降。机长嘱咐大家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给家人写几句话。陈礼国却异常镇静,眼睛一直盯着不断变化的测试数据,把参数变化一项不漏地记录下来。飞机迫降成功,人员有惊无险。陈礼国却意外收获了装备颠簸频率、倾斜角度、位移状态等重要数据。为导弹装备的改进定型提供了宝贵的依据。

  某年秋天,为检验某型导弹装备安全性和有效性,战略导弹部队某基地即将执行一项重大科研试验任务。这是我军首次实施此类试验,成功与否影响巨大,陈礼国再次被任命为现场指挥组成员。试验的关键环节是往装备上安装引爆装置,技术难度大,一个静电火花或动作稍有不慎,后果不堪设想。原定执行安装引爆装置的操作号手,由于心理压力过大,不能正常操作,试验现场气氛骤然紧张。这时,陈礼国站了出来,主动请缨接替原操作号手。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惊险操作,引爆装置安装成功。陈礼国成为我军在“真枪实弹”上安装引爆装置第一人。

  从试验阵地回来后,陈礼国趁热打铁,利用半个月时间,把试验中的每一处细节、程序、数据和体会都整理出来,主编了一本《爆炸训练实施手册》,这本《手册》,成为目前我军导弹武器装备“爆炸”训练唯一的指导性大纲。

  导弹阵地犹如“地下龙宫”,一个不起眼的环境变化都会影响装备安全。因湿度变化引起的一种“结雾现象”,数十年来,让各级领导和科研人员感到焦虑。陈礼国一直关注这道难题。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提高,他感到时机成熟,大胆向上级提出一系列解决方案。半年之后,陈礼国带领攻关组,一举攻克困扰 30多年的重大技术难题。联合验收组称,这项技术是我军导弹阵地建设的一次革命!

  在陈礼国任某基地装备部长到副总工程师的 8年间,他带领科技人员先后攻克 153项科研课题,有 16项重大科研成果填补国家和军队空白。

   邱成龙:我军战略导弹作战运用“首席专家”

  在中国战略导弹“绝密档案”中,签署他名字的“作战运用方案”数以千计,调动千军万马,守望国家安全;在战略导弹部队演习发射的“中军帐”里,由他拟定的“作战辅助决策报告”在信息化指挥平台上无声运转,掌控巨车长剑。作为我军战略导弹作战运用专业带头人、我军常规导弹作战运用研究奠基人、战略导弹部队作战运用研究领域领军人,他用生命在万里天疆绘就了遥远神秘的“中国弹道”。他的名字叫:邱成龙。

  20世纪 90年代,一场开天辟地的转型建设在中国战略导弹部队悄然发端,战略导弹部队迎来了向“核常兼备”进军的黎明。一枚枚新型常规导弹,在深山阵地昂首问天。战略导弹部队导弹作战运用专家的科研平台上,难题一串——型号多了、家族大了,作战运筹从“面”向“点”跨越,意图选择、武器配备、综合集成,作战运用空前复杂。常规导弹作战运用研究的时代课题,责无旁贷地落在邱成龙肩头。

  一路栉风沐雨,邱成龙带领课题组 40余次下部队、进工厂、赴靶场调研求证,一堆两米多高的第一手技术资料,为我军新型导弹作战力量优化奠定了核心技术基础。这是战略导弹部队进入“核常兼备”时代后,在作战运用研究领域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时代地标。

  2009年 10月 1日,长安街。世人瞩目的中国精确制导武器终于揭开了神秘面纱,首次接受祖国检阅。

  战略导弹部队从“静卧深山”到“全域机动”,实兵实装实弹演习的烽火映照长剑。从上个世纪末到本世纪初,运筹帷幄的中军帐里,导弹作战运用“首席专家”的席位上,无一例外地摆放着“邱成龙”的名签。

  上世纪末,一场大型演习拉开帷幕。由于导弹型号、打击频度、作战要素空前复杂,战略导弹部队首次成立演习辅助决策中心,邱成龙担纲技术负责人。

  他根据作战效果模型计算和作战仿真推演提出咨询意见,语出惊人:某突击频度可以减少某型导弹 X枚!

  举座皆惊!这是个前所未有的创举,成败攸关,责任重大。然而,演习的结果证明,这个方案以最小的代价夺取了胜利。

  身经百战,邱成龙深感传统作战辅助决策方式已不能满足信息化条件下导弹作战集团的需求。他的心中,孕育着又一幅蓝图——研制基于信息化平台的 “战役演习辅助决策系统”。这是一个极富挑战的艰巨任务,涉及到系统学、运筹学、工程学,以及光电、机械、网络等十多个学科。邱成龙带领课题组为各作战要素逐一建立作战模型,开发作战软件,嵌入决策系统。

  两年后,这一系统开始在天南海北的演兵场上运用,推动我军演习辅助决策实现了自动化、网络化、智能化的跨越发展。

    谭清泉:让危险弹体出现“奇迹” 恢复安全状态

  病榻中,尽管手术的刀口依然在隐隐作痛,与前来探访的战友交谈,他提的最多的,仍然是导弹的技术和装备整修情况;阵地里,尽管因癌症被切除了一页肺片,他穿着溽热的防护服,仍然像身边那些小他30岁的年轻人一样,爬竖井、钻坑道。谭清泉,这位战略导弹部队导弹专家、某导弹旅高级工程师,从军近 40年,将自己的生命同共和国导弹事业紧紧连在一起。身患肺癌时依然惦念阵地,他说:“继续工作,就是对我最好的治疗。”

  大漠戈壁,弯弓射雕。某型号导弹检验发射到了紧要关头——导弹装填对接。距起吊还有一小时,靶场突然刮起狂风,黄沙弥漫。导弹体积庞大,精密器件密布全身,正常情况下作业都让人心里打鼓,这么大的风还能继续吗?时任旅长问:“能不能保证安全?能不能干?”作为现场技术把关组组长,谭清泉斩钉截铁地说:“能!”

  该型号导弹系统庞大、技术复杂,稍有不慎,后果难测,与导弹打了半辈子交道的谭清泉对此心知肚明。但他心里清楚:风险再大,自己也不能退缩。面对众人犹豫的目光,谭清泉调整了方案,现场指挥协调,带领官兵圆满完成任务,还开创了该型号导弹在恶劣气候条件下装填对接的先河。

  一次,部队跨区执行实弹发射任务。一切准备就绪,导弹即将进入发射倒计时,某系统突发故障,发射被迫紧急叫停。当其他人撤离后,谭清泉带领技术骨干毫不犹豫地走向极度危险的弹体。他们小心翼翼地拔下一个个电缆插头……紧张忙乎一阵后,奇迹出现了:导弹恢复到安全状态。随后,他又组织进行了50多次试验,确保了第二天发射取得圆满成功,还创下该型号导弹发射史上的多项纪录。

  2012年,该旅对导弹阵地进行综合整治,现有阵地某控制系统已不适应新需要。谭清泉提出:拆除原有系统,重新设计。消息传出,争议纷起。有人担心,一旦改不好,出了事谁负责?谭清泉斩钉截铁的说:“现在设备已经老化难以恢复,不符合打仗要求!如果总是前怕狼后怕虎,将来就可能贻误战机。”

  在旅里支持下,谭清泉按照阵地要求设计图纸,与战友一起攻关 3个月,研发了一套新的控制系统。该系统在阵地试用后,性能稳定,还解决了老系统存在的“痼疾”。现在,该系统已被推广列装。

  在谭清泉眼里,“能不能干,不能只看专家权威,更要看实战需不需要。”这些年,他先后破解技术难题 200多个,研发模拟训练器材 80多件(台),4项研究成果获军队科技进步奖。

  陈学东:研制“神器”解决“巨无霸”导弹发射车运输难题

  他急匆匆的脚步,日夜奔忙,从导弹技术阵地到发射场坪;他笑眯眯的面容,谦逊执着,攻克的科技难题折服专家教授,震惊首长机关;他亮晶晶的眸子,满含忧患,一份论证报告让大国长剑反应迅捷,随即能战!战略导弹部队某导弹旅技术室主任陈学东,扎根山沟创奇迹,用勤劳与智慧助导弹腾飞提速,让训练周期缩短,使英才方阵扩容。

  “点火!”一声惊雷,大地撼动,某新型导弹拖着长长的尾焰腾空而起,直刺苍穹。此次演练,按下发射按钮的是一名入伍刚满一年的新战士。新兵下连就能进行实装操作,不动实装实弹就能组织导弹发射训练,推动该旅实现这一重大变革的人就是技术室主任陈学东。

  数年前,新型导弹如同宝贝一样列装该旅。因模拟训练器材只有一套,在操作训练中,只能是一个营“练”,多个营“看”。官兵们照着书本练操作,依据图纸学技能。如何从技术手段上解决训练受限难题?武器生产厂家和科研院所都做过攻关,均没能成功。

  那段时间,陈学东天天跑阵地、进发射场,通宵达旦待在办公室里,历经数十次试验、调试,整整 100天,能完全代替实弹的导弹技术训练等效装置开发成功。紧接着,又经过半年时间苦苦攻关,导弹发射训练等效装置也提前问世。导弹发射阵地和导弹技术阵地的训练难题得以解决,从作战指挥、系统测试、发射训练,全部与实战对接,能够全流程、全要素、全程序代替实弹操作训练。

  2009年,共和国 60华诞之际,旅里官兵得知参加国庆大阅兵的消息后,个个群情激昂。兴奋之余,麻烦出现了,号称“巨无霸”的新型导弹发射车个头大,铁路输送平板窄,要求装载的车辆左右偏差不超过 5厘米,否则长途颠簸容易使发射车发生位移,引发安全事故。

  正当旅领导焦急之时,陈学东主动站了出来。承担重任后,他研究起了导弹发射车原理结构、力学、机械制造等,经过细致测量分析、反复修改打磨,两个月后,研制成功大件位移器和发射车铁路运输支架。有了这两件“神器”,导弹发射车跨区长途输送不再成为难题。阅兵圆满结束,将士凯旋归来。从此,这两项科研成果,成为伴随这支新型导弹劲旅剑行天疆、驰骋南北的“功臣”。

  一次某型导弹定型发射,他担任技术保障组组长。在上级技术专家均到场把过关的情况下,他仍坚持带领技术保障人员对导弹武器系统数百个接地、电源插座一项不漏,进行逐个排查。最后,发现 11个不符合技术要求的点位和 7处隐患,得到纠正和排除。发射一举成功,新型导弹提前列装形成战斗力。当年年底,陈学东被基地评为导弹技术尖子人才,荣获全军作战部队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奖,至此,他已连续十余年获此殊荣。

    廖平:解决两款新型导弹发射试验故障难题

  在战略导弹部队装备部军代室总代表的名册上,廖平年纪最轻,资历最浅,然而他在许多场合却获得了出人意料的看重。

  一种新型号武器装备即将进行靶场试验,在现场的上级领导想找位专家,更深入地了解新装备信息部分的技术原理、作战性能和发展前景,周围人往往首先想到的是廖平,找来一试,果然讲得通俗易懂,切中要害;部队即将接收新装备,先行组织骨干培训,找专家上课,也愿意找廖平。因为他讲得贴近部队实际,针对性强,不仅介绍装备构造、性能原理,还讲操作使用、维修保障需注意的问题。廖平如此被人看重,靠的是真才实学。

  2007年冬天,对于顶着呼啸的寒风参加战略导弹部队某型导弹发射试验任务的廖平和某研究所的领导、总工程师来说,是一个苦涩的日子。因为刚刚进行的发射试验传回的数据表明,新装备的其他部分都很成功,唯独他们负责的那部分弹载关键设备出现故障。而就在一个多月前,另一型号的发射试验也是因为他们所负责的关键设备出现问题而失败,原因至今还没找到。

  连续两次失败,让当时还是军代室副总代表的廖平心情格外沉重,他知道:新装备是打造新型作战力量的物质基础,是部队战斗力新的增长点,必须尽快查明故障原因,找到解决办法,否则就要拖部队军事斗争准备的后腿!

  接下来的几个月成为廖平走上军代表岗位以来最紧张忙碌的时期。两个型号装备故障的查找定位归零工作几乎同时展开,廖平带着军代室同志与研究所科研人员一道在两条战线连续奋战。紧迫的工期、巨大的工作量、“大海捞针”般艰难搜索都考验着他们的意志和耐心。在大家共同努力下,给两型装备研制带来巨大困扰的关键问题终于先后查清、解决。

  这年 6月,第一个型号装备率先迎来靶场试验,导弹精确命中目标。12月,第二个型号装备也到了一弹定生死的时刻。发射结束后,遥测数据传回:圆满成功!靶场一片欢腾。

  凡与廖平打过交道的军工科研单位和生产企业,都对他在装备质量问题上把关之严格、态度之较真有过充分的领教。

  一次,某产品设备进行湿热环境试验,设备一个配重块表面出现一点污迹,研制单位认为是小事,把污迹擦掉就行了,不影响质量。可廖平不同意,坚持要求必须把污迹的性质、产生原因、可能给装备带来的影响弄清楚。后来的一系列试验发现:这块污迹是材料在高温高湿条件下渗透的杂质,会造成腐蚀,影响装备寿命。研制单位再也不把它当小事,改进了设计。

  廖平这种严肃认真的态度受到许多人的称赞,然而他自己对此却并不满意。他认为:把好军品质量关,不能单靠个人的责任感,军代表也不能满足于为企业充当“质检员”、“救火队”,更重要的是要指导帮助企业建立精确控制质量的科学管理制度,这才是治本之道。

  结语:一个先进人物的涌现不是偶然的,必然有时代的呼唤和适合他生长的土壤。随着国家综合国力的增强,火箭军部队建设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已成为国家一支重要的战略力量,在维护国家安全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高科技领域典型人物的出现,是反映火箭军部队发展进步的一个个窗口。他们作为这个英雄群体的优秀代表,见证了火箭军部队的光荣与梦想。

Leave a Reply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