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就在2016中国外交以中东开局、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即将赴埃及等国的消息流传多日后,中国外交部终于1月15日对外证实了这一安排。发言人陆慷当日对外宣布,应沙特阿拉伯王国国王萨勒曼(Salman bin Abdulaziz Al Saud)、阿拉伯埃及共和国总统塞西(Abdel Fattah al Sisi)、伊朗伊斯兰共和国总统鲁哈尼(Hassan Rouhani)邀请,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将于1月19日至23日对上述三国进行国事访问。与此同时,仅在习近平即将赴中东前夕,中国政府13日对外公布《中国对阿拉伯国家政策文件》。作为中国官方首次发布对阿拉伯国家政策性文件,这样一举更是收到了各方的关注。
适逢中阿开启外交关系60周年,两方关系经历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风云变幻,确实值得北京适时推出一份“总结”与“展望”来书。但无论是中东反恐形势,还是日前沙特阿拉伯与伊朗的断交所引发的连锁反应都仍在持续发酵,如此现实无不为习近平此行以及这份对阿拉伯政策文件的发布打上了“冒险”两字。局势的动荡不仅仅攸关个人安全问题,鉴于习近平此访当中“罕见”涉及两大争端方,更让外界视为中国有意担任“掮客”,而一旦促和失败,更是关悉中国能否在这一地区输出影响力,甚至有可能挫伤中国积极谋划的负责任的“大国梦”。
访问尚未启程政策文件先至,那么,借由这样一份文件,北京究竟率先传达出了怎样的深意?
中国对阿政策出台三大背景
尽管中国外交以及中国官方通讯社新华社都在文件发出后,即于14日解读称,这实乃“新时期发展中阿关系的行动指南”,并花费大量篇幅对中阿经贸合作的“路线图”进行了规划。但除了文本当中显然可窥的中阿共建“一带一路”、加强在反恐和去极端化领域的合作、促进人文领域交流外,从发布的时间以及着意以“政策性文件”这样一种特殊方式来呈现当中,或许还可解读出另外一重意味。
中国在敏感时刻介入中东乱局
一方面,从发布的时间来看,前任中国中东问题特使吴思科近日曾在接受中国官方通讯社新华社采访时透露,事实上这一文件已经酝酿了一段时间。对于此,吴思科强调,选择在中阿开启外交关系60周年之际发表这一文件,“显示出中国对阿拉伯世界的重视,也回应了阿拉伯国家对中国的期待”。不过,针对于为何选择在年初,尤其是习近平即将出访这一地区前公布,他却并未道出其中缘由。
中东局势紧张,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2016年首次外访却将到伊朗、沙特阿拉伯和埃及。虽然伊朗并非阿拉伯国家成员,但鉴于伊朗核问题全面协议“执行日”将于最近到来这样一行仍具有重要意义。更为重要的或还在于,无论是埃及还是沙特都是阿拉伯世界最具影响力的两个国家。并且,将出访阿拉伯国家作为2016中国对外关系的开局,习近平赴中东三国中埃及的次序更是极其靠前,这绝不仅仅是出于双边关系考量,抑或只为纪念1956年5月中国同埃及建交成为中国同阿拉伯国家交往的第一步那般简单。鉴于埃及作为中东、阿拉伯世界大国,并在阿拉伯联盟当中扮演主导角色,通过“走访”埃及,更似有以此来带动中国同阿拉伯世界整体关系的考虑之意。
另外,再观本次《中国对阿拉伯国家政策文件》公布前,中国专门起草并通的过相似政策文件仅有如下几份:2003年 10月,中国发表了《中国对欧盟政策文件》,这是中国政府发表的首份对欧盟政策文件,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官方发表的首份对外政策文件。随后,2006 年1月中国政府首次发表对非洲政策文件,并于2015年12月4日在约翰内斯堡发表第二份《中国对非洲政策文件》。期间,中国还于2008年11月发布首份《中国政府对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政策文件》。
从中亦不难发现规律,中国每每发布政策文件指向对象均为一个地区,而非单个国家。本次对阿拉伯国家政策文件全文约7,600字,除“前言”外,包括“深化全面合作、共同发展的中阿战略合作关系”“中国对阿拉伯国家政策”“全面加强中阿合作”“中阿合作论坛及其后续行动”“中国与阿拉伯区域组织关系”等五个部分,同样未列出任何一个中东国家的名称,只展望了中国与阿拉伯地区关系的愿景。
这样一种只针对整个地区发布的政策性文件,在相当程度上传递出了中国试与阿拉伯世界进行整体合作的意愿。而这也构成了中国在包括中东等诸多国际事务上,态度异于其他国家最为显著的标志。
等距外交而非有远近亲疏
所谓阿拉伯世界,主要是指分布于西亚和北非的讲阿拉伯语的国家,从西边的毛里塔尼亚延伸至东边的阿曼,横跨非洲北部与亚洲西部,总共包括22个国家。单从以整体性思路主导中国对阿拉伯世界关系来观,中国的立场就已远不同于对这一地区有着举足轻重影响力的其他国家。
放眼当今中东尤其是阿拉伯世界,最大的外部影响力莫过于美国以及俄罗斯两国。其中,真正的美阿关系始于二战后,特别是在冷战时期。当传统欧洲对这一地区的影响力伴随己身战后收缩渐去,美国开始以西方盟主身份,一方面排挤老殖民者英、法两国,同时与苏联争夺全球霸权。期间,虽然由于阿拉伯民族解放运动高涨和苏联的攻势,美国在相当长时期内基本上处于守势。不过,至20世纪七八十年代,美国与埃及等国关系不断改善,美国优势地位却也开始逐渐增强。尔后20世纪90年代,海湾战争则进一步为美国单独主导中东事务提供了历史性机遇,并推动形成了当前的美国与阿拉伯世界关系。站在今天来看,在政治层面,海湾战争后一些阿拉伯国家进一步向美靠拢,有的国家看美国的脸色行事,而就经济来观,美国亦上升为阿拉伯国家的主要贸易伙伴和重要投资、援助来源。美国对这一地区的影响力益显。
不过,与中国今天所奉行的无差别以及整体合作态度相左的却是,从关系紧密程度来看,美国与这些国家绝非等距离,亲疏冷热相差甚远。正如有关分析指出的那样,目前美国与阿拉伯国家的关系基本上可以分成三类:第一类如埃及、约旦和沙特,它们是美国在阿拉伯世界所依赖的战略盟友。第二类是伊拉克、叙利亚、苏丹和利比亚等被美国视为“支持恐怖主义的国家”,不仅被美国列入“无赖国家”的黑名单,还曾遭受不同程度的制裁。第三类则是科威特、卡塔尔、阿联酋、阿曼、阿尔及利亚、突尼斯和摩洛哥等海湾和北非国家。它们虽占阿拉伯国家的多数,且与美国、欧洲的关系较为密切,在政治、经济和安全等方面更对美国有较强依赖,但出于多种原因并未受美国特别重视。
再观俄罗斯,尽管冷战过后,伴随苏联的解体,俄罗斯已无力再支持以往对中东地区的强大影响。在中东地区狂风暴雨的时局当中,更多时候其都选择了不干涉的立场,并表现出了与该地区温和派进行合作的姿态。但毋庸置疑的却是,中东地区对于俄罗斯经济联系多元化以及中东局势对于俄罗斯所关心的世界能源市场的影响,仍具有重要意义,而这也使得该地区成为俄罗斯外交的关键地区。那么,俄罗斯的中东政策,尤其是对阿拉伯国家的政策,又是怎么样呢?在阿拉伯世界22国当中,与俄罗斯保持了最为亲密联系的莫过于叙利亚阿萨德政府,虽然近年来俄罗斯积极加强了与包括埃及、沙特等国之间的关系,甚至积极推动埃及成为俄罗斯在中东的重要政治盟友,但这样一种选择性地与阿拉伯国家进行交往的策略,与美国如出一辙。
长久以来,信奉文明冲突理论的西方各国以及俄罗斯一直更倾向于以利益界定合作对象,并倾向于一种分而治之的策略来指导同阿拉伯世界之间的合作。这样一种外力介入在相当程度上,只能进一步加剧该地区原有的不平衡,而这也与中国的对阿思路形成鲜明对比。
观察近段时间以来中国针对中东,尤其是阿拉伯世界采取的一系列外交步骤,以整体性思路作主导,并穿插综合性与多元性考虑的特性,愈发凸显出来。中国在经济层面加强了同这一地区国家之间的合作之外,更强烈地希望中东能够保持稳定。这不仅体现在中国面对伊朗与沙特阿拉伯断交、对立的现实,与伊朗和沙特都保持了密切的关系,且到目前为止都没有在伊朗和沙特的冲突中选边站,更着力于呼吁各方保持冷静与克制态度,通过对话解决分歧上。中国政府近期还派出了外交特使、外交部副部长张明4日以及5日出访埃及,就当前地区形势特别是伊朗与沙特关系与伊方深入交换意见。
针对于此,虽然有分析指出“北京终于伸出手掌,开始翻弄中东这局乱牌了”,但谁又能知北京不是伸出手来理顺这局乱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