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中国经济疲软,达沃斯论坛打颤。中国经济对世界的影响究竟有多大?这是1月20日英国媒体上不同观点、判断的展现。有媒体认为中国拖累世界经济,但是也有声音强调不要把帐都算到中国的头上。
《卫报》发表社论,开宗明意:“证实了:中国的经济窜升开始放缓。全世界,无论是成熟市场还是新兴市场,都将感受到其广泛的影响。”中国给达沃斯经济论坛吹来一股寒风,令人战栗。
卫报说,聚集达沃斯的世界精英们担心,在经历了美国房市导致第一轮世界金融危机、欧元区导致第二轮金融危机后,中国的经济滑坡有可能触发第三轮世界范围的金融危机。英国的银行业受中国市场影响的危险大于其它国家。
英国财相奥斯本(George Osborne)不顾美国盟友的招呼,对中国牵头的亚投行积极支持参与。奥斯本相信,20世纪是美国的,21世纪是中国的。卫报说,中国经济的放缓对英国经济的冲击,将会给奥斯本本人带来尴尬。
习近平出席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但是,《金融时报》则发表美国耶鲁大学高级研究员罗奇(Stephen Roach)的特约文章,“不要事事怪罪中国。”
对最新一轮的全球金融动荡,罗奇说:“ 再一次,金融市场描绘出一幅过于简单化的画面,用来讲述一个非常复杂的故事。从最近的全球股市下跌,到下一轮可能发生的衰退,中国被认为是导致各种问题的原因。”
股价跌了怪中国,油价跌了怪中国,钢价跌了怪中国,这都跟中国的经济状况有关吗?罗奇说:”不能低估中国的规模及其跨境关联性,但其全球影响却微弱得多。在起作用的是两大因素的拉锯:中国长期宣称的朝着新增长模式的转变;健全的金融基础设施的必需建设。”
与此同时,罗奇警告,全球市场需要深吸一口气。好消息在于,有关中国硬着陆的担忧是过虑了。对于超跌的市场,这可能会让人大松一口气。而坏消息则是,各国央行正开始撤掉多年来通过空前量化宽松政策给市场提供的人为支持。最终,这个问题可能比新一波的中国恐慌要严重得多。
《金融时报》上另一篇分析中国经济前景的文章也值得一读。文章说,中国领导人习近平在上任伊始发出的信号是,他将成为邓小平那样的推动变革的领导人。
但是现在,文章说,习近平似乎正在转向邓小平时代的另外两个世界政治巨人,美国前总统里根(Ronald Reagan)和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Margaret Thatcher )寻找灵感,力求对中国经济进行“供应面改革”。
文章认为,中国领导人正在效仿里根和撒切尔夫人当年的做法,希望为借助消费和服务行业的发展来缓解重工业的衰落。“对供应面改革的注重源自这样一种信念,即中国经济未能满足中产阶层消费者的新需求;同时这也意味着领导层意识到,中国庞大的债务负担降低了其推出更多需求面刺激措施的能力。”
但是,文章指出,中国特色的供应面改革与里根和撒切尔当年推行的改革在一些重要方面是有根本不同的:“尽管中国政府承诺在某些经济领域对私营公司和外国投资者更加宽容,但它显然没有意愿在传统上由国家主导的行业进行彻底的私有化。航运业和铁路业近期的一系列重组基本上只是对资产进行洗牌,从一个国有实体转移至另一个国有实体。”
据韩国《中央日报》报道称,中国经济模式正从以出口制造业为中心向以内需服务业为中心转变。虽然出口萎靡导致中国经济有所放缓,但由于服务业正在增长,经济不会出现大的问题。
当然,服务业的增长目前还不足以抵消制造业萎靡的后果。其中投资的减少尤其引人注目。由于制造业萎靡,2015年下半年中国的投资增加率只有6%,投资减少为中国未来经济增长前景蒙上了一片阴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