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版图谋改 中国领衔三玩家强势搅局(图)

石油版图谋改 中国领衔三玩家强势搅局(图)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今天Brent原油27.79美金/桶,农夫山泉2人民币/500ml,折算一下,农夫山泉4,000人民币/吨;原油1,344人民币/吨。真是春雨贵如油”,21日中国石油在其官方微博上发布了这样一则消息。与此同时,诸如“一瓶750毫升的伊莱贾•克雷格波本威士忌在生鲜直达网站上标价29.99美元,比一桶42加仑的布伦特原油还要贵”、“油价不到每桶30美元,还不及油桶本身的价钱”等等一系列言论,近来也都在社交网络当中热传。

  看似是玩世不恭的调侃,却句句如实反映了国际原油价格跌跌不休的现实。继价格下跌贯穿2015全年,2016开年国际石油更进一步骤降。虽然国际原油价格于22日起有所反弹,但此前连续多日徘徊在30美元/桶下方,甚至一度跌破27美元/桶,创近13年最低价,而这也让人们更有理由相信这样一种市场震荡或仍将在一段时间内持续。

  通常意义上的“石油危机”是指因油价暴涨给各国经济带来严重冲击,油价暴跌所引起的产油国势必面临沉重打击,则被称为“逆石油危机”。而今,随着国际油价的持续暴跌,新一轮“逆石油危机”无疑已经显现。就在各国在为廉价石油高兴之余,理应对危机的进一步外溢以及演变有所警惕。世界原油市场哀鸿一片面前,除关注于产油国经济受挫外,一些逆势而动之举或许更值得关注。从中东到美洲再到亚洲,传统石油输出国与新兴石油产区正在借由这样一次“逆石油危机”,谋措并积极划分国际原油市场新版图。

  伊朗解套急欲分羹

  就当前形势来看,国际社会对伊朗的经济制裁16日宣布解除后,伊朗迅即加入这场原油市场争夺战,最先受到关注。在外界看来,伊朗石油部马上下令,要求全国石油产量每天增加50万桶,这样一举可谓是“对油价最后的冲击”。

  只不过,诚然伊朗坚决增产对于国际能源市场而言确实是一大变量。但伊朗准备提高石油出口50万桶/日,当中的大量原油供应瞄准的是中国。伊朗官员称,在该国被制裁的三年里,中国一直在持续购买该国原油,不过购买规模呈现持续减少轨迹。

石油版图谋改 中国领衔三玩家强势搅局(图)

  油价跌跌不休为市场洗牌创造机遇

  另外,如果观伊朗在过去一年已经将其对北西欧的原油名义价格(nominalprices)下调了27%。且在2012年禁运开始之前,伊朗每天运往欧洲的原油大约60万桶,当前伊朗尚未全面恢复向欧盟出口石油,且即便50万桶石油迅速投入市场,其将带来的影响或许并非完全不在可控范围内。在某种程度上,国际能源尤其是原油市场的最大变量或许并非伊朗,而是另有一番乾坤。

  美40年首破禁令入全球油价战

  据英国《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s)1月20日报道,被美国众议院能源和商务委员会委员们称为“Liquid American Freedom”的“Theo T”号油轮当日成功停靠法国港口。这艘满载着美国德克萨斯原油的油轮从美国港口启程,行程历时三周,原油卸货后将进入Vitol控股的一家欧洲炼油厂的输油管道。

  而除了欧洲市场之外,美国原油在出口禁令解除之后也积极进军亚洲市场,首批出口原油的目的地正是中国。中国石化购买了一批美国原油,将于3月从墨西哥湾一个港口装货。据墨西哥湾港口的规定,这批原油数量大约是60万桶,总价约2千万美元。另外,日本石化企业Cosmo Oil也于19日指出,已购买一艘美国原油船货,成为长达40年的美国原油出口禁令解除后,日本首次购买美国原油。

  尽管自2015年4月以来美国的原油产量下降了数十万桶/日,但产量下降,库存以外增加、供应过剩的情况却并没有因此缓解。20日美国石油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上周美国原油库存超出预期。1月15日当周原油库存增加460万桶至4.852亿桶,超出分析师预期的增加280万桶。亟需为国内石油谋求出路的美国时隔40年重返国际原油市场,一出手便率先指向石油需求量最大的亚洲以及欧洲,而一旦进一步将绝大多数库存石油投向市场,带来的冲击无疑将要更大。

  中国南海谋落子

  当然,美国绝非这样一场国际原油市场争夺战当中的唯一新的竞争者,中国近来的一系列动向也值得关注。

  一方面,中国海关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全年原油进口量达到3.355亿吨,创出历史新高,同比上涨8.8%,进口金额为8,332.8亿元,同比下降40.5%。尽管在过去的2015年里,世界并不怎么看好中国经济,但这并没有改变中国是包括原油在内的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下跌最大受益者的现实。“抄底”之说可能并非中国真实诉求,但大手笔屯油却也是一种现实。近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赴沙特、埃及和伊朗三国访问,并提出将在中东投资约550亿美元,以促进中国和中东地区的能源领域合作,皆出于此种考虑。而在另外一方面,除通过海外采买增加储备来加强中国自身的石油安全之外,更为重要的或还应当包括“981”钻井平台频频出没南海的背后意。

  在过去的一两年中,中国“981”钻井平台频频进入南海,虽然此举往往被外界视为意在宣誓主权,不容忽视却是,海洋石油981”作为中国首次自主设计、建造的第六代3,000米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代表了当今世界海洋石油钻井平台技术的最高水平。中国建造这样一个庞然大物,更非只是一具空壳。宣誓领土主权之外,“981”钻井平台屡赴此地更多还是为了石油勘探。

  南海极有潜力成为继墨西哥湾、巴西和西非深水油气勘探开发“金三角”之后,世界上第四大深水油气资源勘探海域。南海蕴藏的石油资源总量约在230亿至300亿吨之间,天然气总量约为16万亿立方米,占中国油气总资源量的1/3,且其中70%的资源,都蕴藏于153.7万平方公里的深水区域。有熟悉海洋石油开发的分析人士指出,按海洋石油工业的划分,超过1,500米水深的油气资源被称为超深水油气,而“981平台”作为中国首个可以开发超深水油气的大型设备,其最深的作业深度可达3,000米,基本可以覆盖整个南海。

  南海逐渐陷入各自开发状态的今天,“981”频入南海,石油无疑是北京方面考虑的重中之重。在这一过程当中,作为世界石油进口大国的中国如果能够成功开采南海石油,不仅会对现有全球石油供给平衡带来冲击,如果再观中国利用低油价的机会补充战略储备的同时,更于去年首次向独立炼厂下发成品油出口配额。数据显示,2015年12月成品油出口创432万吨的纪录新高,或975,500桶/日,环比上升5.4%,2015年出口更是创下693,300桶/日的纪录,增长21.9%。抢占成品油出口市场,中国或也有意成为这一领域的一大玩家。

  供给端裂痕愈显

  眼见新的影响因素及竞争者正纷纷涌入,再从供给端来看,包括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在内的原有输出大户们在经历数次磋商之后,却仅能勉强维持以一致姿态应对。

  尽管阿塞拜疆总统阿利耶夫(Ilhan Aliyev)1月21日表示,若全球就减少石油过剩供应达成协议,他准备与OPEC在产量政策上合作。这标志着阿塞拜疆立场发生明显转变,该国先前曾拒绝受邀参加OPEC的一场会议。让外界似乎可窥非OPEC国家或将与OPEC国家携手共同应对当前油价问题。但利好消息却并非处处存在。

  在OPEC内部,分歧空前凸显。作为油价鹰派的委内瑞拉一直呼吁OPEC召开紧急会议,来讨论提振油价的举措,但OPEC海湾成员国一直拒绝委内瑞拉的这种提议。与此同时,海湾国家内部也存在矛盾重重。OPEC成员国近日在达沃斯举行新一轮的会谈。尼日利亚和沙特之间却出现严重分歧。尼日利亚石油部长表示,很多成员国对现在的价格不满意,希望通过减产以刺激油价回升。然而,沙特却表示,除非非OPEC国家进行合作性的减产,否则坚决不会主动减产,这样做无疑是在给他人做嫁衣。

  事实上,早在去年12月OPEC会议上就显示出OPEC内部的这一矛盾。沙特在12月会议上推动OPEC不再设定产量目标,有分析人士指数,沙特此举剑指伊朗。沙特与伊朗之间深刻的地区差异让本已紧张激烈的油市份额之争愈加恶化,正在推动这个组织内部进一步分裂。

  虽然根据摩根斯坦利提供的数据,全球原油生产成本中,中东地区成本最低。俄罗斯地区,以陆上石油生产为主,平均成本约为50美元。北美页岩油的平均生产成本约为65美元。中东陆上石油生产的平均成本为27美元/桶。另外,若依据现今成本(原油的生产成本可以分为现金成本和全成本,现金成本指在现有的条件下生产一桶石油所需要的现金,而全成本则把租金、税费等各种费用都算入在内)来计算,中东地区的现金生产成本更是在5美元/桶以下。

  但OPEC平均承受能力再强,亦不能不计个体差异,油价持续徘徊在30美元以及更低,将不可避免地为这一组织的团结带来冲击。且伴随国际原油市场当中的小国因难以承受重压而被排挤出局,新玩家逐渐介入,“逆石油危机”之下国际石油市场新版图或也将愈发清晰起来。

Leave a Reply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