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拟投资2亿多元炸掉一座桥重建引发争议(组图)

南京拟投资2亿多元炸掉一座桥重建引发争议(组图)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南京拟投资2亿多元炸掉一座桥重建引发争议(组图)

  

南京六合龙津桥投资2亿多要炸掉重建起争议。交汇点记者卢斌/摄

  

南京拟投资2亿多元炸掉一座桥重建引发争议(组图)

  

网友对龙津桥要拆除重建表示不解

  南京六合龙津桥是雄州主城主要城市道路桥梁,是沟通滁河南北的重要通道。近日,网上出现一个《六合的龙津桥要炸掉重建了,投资2亿多》网帖,不少网友对龙津桥突然要拆除重建,表示出极大的争议,称龙津桥原本好好的,维修过时间不长,为什么突然成了危桥,还要拆了重建,难道政府的钱真的多到没地方用了吗?交汇点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争议

  网友对龙津桥要拆除重建表示不解

  从网上贴出的一份南京市六合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文件《关于六合区龙津桥改建工程项目建议书的批复》中可以看到,该项目已经得到了六合区相关部门的同意,并且得到了该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的批复认可。文件中明确重建龙津桥工程项目总投资为20848万元人民币。

  而很多网友对好好的桥说拆就拆了表示极大异议,对有关部门炸了建、建了炸这种做事方法表示不满。“用的可都是纳税人的钱呀。”一位网友表示,这么大的工程,花了那么多钱,应征得六合百姓的同意了吗?一位网友问。还有一些网友对一座跨度仅几十米的桥梁,一下子就要2亿人民币表示质疑。认为龙津桥即使炸掉重建,也根本不需要2亿多元那么多。

  

南京拟投资2亿多元炸掉一座桥重建引发争议(组图)

  

有关部门已把龙津桥变成危桥处理。

  现场

  有关部门已把龙津桥变成危桥处理

  更有一些住在六合城区的百姓,对有关部门突然封路,让公交车绕道也表示了不满。原本这座桥有10多个路次的公交车从这里经过,有关部门突然宣布龙津桥是危桥,要求公交车改道,而且在网上、媒体上都是以危桥为理由,公示公交车改道的,这样很多习惯坐公交车上下班的居民,原本下车就到家的,现在要绕道,还要跑很远的路。所以,此事引起不少市民的反感。

  “有关部门早已把龙津桥变成危桥处理了,龙津桥什么时候变成的危桥?有检测报告吗?”市民李师傅问,如果真的是危桥,应该首先公示危桥的鉴定报告,然后再通报公交改道。

  记者在龙津桥上看到,确实有关部门早已把龙津桥当成危桥处理了,在桥两端已安装了限高设施,严禁10吨以上大型车辆从桥上通过,甚至连公交车也不让通过。

  回应

  龙津桥不是危桥但桥梁总体评定为C类

  针对不少市民对六合龙津桥要拆除花巨资重建表示不解的情况,记者来到了六合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办公室一位负责人表示,该项目的建设主体是六合城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该公司是六合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下设的一个融资平台。

  对于龙津桥是否是危桥这个疑问,这位办公室负责人称,龙津桥是一座老桥不是危桥,但桥梁总体评定不好仅为C类,由于城市发展的需要,龙津桥的各项指标已经不适合六合区的快速发展,因此经过区政府多次办公会,决定对该桥进行重建。

  “龙津桥大约上世纪60年代建成,桥墩子都是石块砌成的,已经不能支撑越来越多的车辆荷载。”这位负责人表示,尤其在晚上,还会有载重车辆偷偷行驶,更加加重桥梁的安全隐患,所以才在桥两端已安装了限高设施,严禁10吨以上大型车辆从桥上通过,甚至连公交车也不让通过。

  随后,他叫来该局市政工程科陈洁科长。陈科长介绍,他们确实通过招投标,找了第三方检测部门对龙津桥进行了检测。按照城市桥梁管养相关规定,2015年初经委托江苏交通科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工程检测中心进行荷载试验等特殊检测。并组织龙津桥特殊检测报告专家评审会,检测结果为:1、桥梁总体技术状况等级评定为C类。龙津桥正常使用状态极限承载力已不满足南北大道道路A级荷载等级要求;2、龙津桥的通航净高、净跨严重不满足滁河Ⅴ级航道通航要求,经常被船支刮擦与碰撞,存在重大安全隐患;3、龙津桥建造年代较久,设计与工程建造相关资料缺失,梁体耐久性病害严重,桥梁结构基本达到或已超过使用年限;4、已设置 10T限载标志,但夜间仍有严重超载车辆通过,同时进入主城区的客车大多数从该桥通过;5、由于原结构的限制,目前加固成本较高,且不能满足城市A级荷载和Ⅴ级通航要求。

  陈洁也表示,龙津桥这确实算不上是危桥的标准。所以,“我上申报材料时,危桥这两个字是打上引号的。”陈洁说,如果不对桥梁上的车辆进行分流,估计龙津桥很快就成真的危桥了。

  该局办公室负责人表示,目前该项目还在初期走程序阶段,比如洪评、安评、环评等手续,都还在办理之中。

Leave a Reply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