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常常问我:移民加拿大一年多了,你最大的变化是什么?我的回答是:变得更宽容了,常常对自己和对孩子说的一句话是:“因为,不一样”。
前一阵李银河在网上关于她的同性恋人的解释引起了热议,出乎我的意料,我的不少国内朋友表现出了对同性恋明显的歧视、嘲笑和居高临下。我对同性恋不喜欢也不支持,但我尊重他/她们,因为,我们只是“不一样”,并没有贵贱高下之分。异性恋是大多数,但这不代表少数的就一定是错的。对少数的接受、尊重,甚至是保护,某种程度上看是衡量人类文明程度的指数之一。
说起来,加拿大倒真是一个对同性恋特别宽容的国度。安大略省的省长韦恩就是一位女同性恋,常常带着爱人出席正式场合,落落大方。我业余进修上课,一位男同学在第一节课就很自然的自我介绍是同性恋,也没有人对他另眼相看。相比之下,苹果的老大库克宣布出柜还搞得这么悲情,是不是反而显出美国民众的不淡定来了?
对“不一样”的宽容和尊重,也体现在教育的个性化上。孔子他老人家在几千年前提出的“因材施教”的科学理念,在当下竞争激烈到扭曲的中国教育界很难推行,但在加拿大却得以实践。小学生的课外阅读,老师每天给小朋友带一本书回家自己读,都是根据每个小朋友能力的不同而选择相应的阅读级别。中学生的课程,学有余力的就可以提前学习大学课程,拿到大学的学分。
反观中国教育,太过强调统一标准唯一答案,连人文学科都被所谓的“标准答案”挤压了独立思考和自由发挥的空间。这样的教育体系培养出的人,往往会不自觉地追求与大多数人的一致,对异己不宽容,服从性高于创造性。我自己也曾经是这样的人,是海外留学的经验和移民之后的亲身经历,逐步促成了我的改变。
加拿大对“不一样”的态度,甚至还提高到了保护和促进的高度,特别体现在对多元族裔的多元文化的尊重。不同民族文化背景的社区、团体为保持和发展本民族的文化而举办的活动,在加拿大不仅会受到社会的尊重,而且还能得到政府的支持。比如,加拿大政府每年拨款,资助各族裔孩子学习各自母语的学习班,不需要交学费,每学年只要交10加元的资料费,就有专业的老师上课。
对待“不一样”的这种积极的态度,是我喜欢加拿大的重要理由之一。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