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不久前还在信誓旦旦地宣布中国经济增长数据并没有那么糟糕,随后中国国家统计局局长王保安1月26日便被宣布接受调查。同一天,习近平年度首次中央财经小组会议中研议供给侧改革应对经济风险,警告“搞好基础数据测算”……
毫无疑问,在一个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多事之秋,在人人都以惊弓之鸟的心理揣测当前的经济低迷困境时,这一消息无疑雪上加霜。的确,王保安的落马似乎与当前的经济形势并无多少关联,甚至与刚刚公布的数据也没多少关系。但即便是只是与其7个月前调离的职财政部有关,但包括《纽约时报》等媒体依然认为此事更加重了人们对中国GDP增速创25年来最低值的怀疑。《中国统计局局长被查,官方经济数据又添疑云》一文称,“中国经济数据的真实性也越来越多地受到怀疑。对负责统计的官员的新近调查不太可能激发人们对中国数字的信心。”
索罗斯在中国经济困境下的言论,被中国视为一种不可宽恕的诋毁
一周前的1月19日,王保安宣称在2015年内忧外患之下,中国GDP保持6.9%已经实属不易。在当下召开的地方两会中,16省区已公布2016年GDP增速预期,仅一省宣布调高。即便不是哀鸿遍野,人们也是越来越清晰地感受到一场“寒潮”的来临。国务院决定降低落后产能,压减1亿至1.5亿吨的炼钢产能,这相当于世界第二钢产量大国日本全年的产能。中国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负责人称其可能导致40万人失业,并警告说,“钢铁行业大规模裁员可能威胁社会稳定。”而在南方一个生产小家电、服装等轻工产品的城市广东东莞则宣布会在未来3年时间内八成工业企业“机器换人”,其余两成企业工人数量下降。实体经济的不景气殃及股市一蹶不振,人民币“狂泻”……民间恐慌情绪如瘟疫般互相传染,唱衰的段子盛行。数日前,李克强“意外”缺席了在瑞士召开的达沃斯论坛年会,更令外界强化了对中国政府应对危机无力的恐慌,尽管事后被证实仅仅是日程安排的问题。
中国官方似乎料到了开始,却没有料到结果。十八大前后,高层已预料到结构性的转折无可避免,传统的粗放经济模式已面临发展枯竭局面,所以祭出全面深化改革的大旗。“经济新常态”向举国警告了转型寒冬即将来临,而从去年开始火热的“供给侧改革”则一时成为救命灵药。
然而危机“警报”并没有解除,2016年开年不利的局面依然延续。同样是在那场达沃斯论坛年会上,国际金融巨鳄索罗斯“中国经济硬着陆不可避免”的预言,让中国政府感到如芒在背。一场充满火药味的中国经济信心保卫战随即拉开。索罗斯的做空阴谋不会得逞——中国各大官方媒体大有向索罗斯下挑战书的意味,火药气息越来越浓。
新华社英文版23日凌晨发表题为《中国经济转型检验全球投资者智慧、勇气》的评论称,肆意投机和恶意做空将面临巨大损失,甚至法律严惩。25日,人民日报海外版发文表态,做空中国者终将败于市场。人民日报采访的专家表示“想成功做空中国无疑是可笑的。”26日,人民日报海外版发表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梅新育的署名文章《向中国货币宣战?“呵呵”》。
同日,新华社在《置身做空喧嚣 中国缘何淡定》更以近似赌咒发誓的语气横眉冷对“像嗅到了血腥的秃鹫”,声称“在保持稳定增速、强劲创新活力、较高就业率和外资利用水平的情况下,中国这个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不可能硬着陆。这个结论作为主流经济学界和市场人士的普遍判断,几乎是一个常识般的存在。然而,对待如此显而易见的道理,恰恰是那些浸淫市场数十载的资本老手,偏偏反其道行之,指天说地,信口雌黄,这不能不令人生疑。”
前中国人民银行顾问、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也被“动员”发起对索罗斯的舆论围剿。李稻葵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责自己的老朋友索罗斯年老眼花看走了眼。他说,索罗斯对中国结构转型的认识严重落伍,所谓就业问题等都是十年前的陈年旧事,他对中国经济“有目无睹、熟视无睹,自己没有做功课”,所以断言,“这次他如果这么干的话(做空人民币),他一定亏本。作为朋友我很替他担心……这次如果按照这个概念投资的话,那就是血本无归……”。
28日《环球时报》的社评《86岁的索罗斯开始危言耸听博眼球了》也拿索罗斯的高龄开启调侃模式了。该文认为索罗斯的唱衰言论只有两种可能,一种索罗斯年事过高,有点“糊涂”了;另一种是他老谋深算,真打算做空人民币,争取在全球金融界中制造“中国不行了”的恐慌,推动“羊群效应”的形成。但中国超强的社会动员能力是索罗斯难以理解的。
路透社的报道披露了更多做空人民币的美欧对冲基金。报道说,几家宏观对冲基金自去年末以来就带头做空人民币,其中以美国的基金为主。他们预测人民币贬值幅度高达20至50%。这种预言准确与否,未来几周有望见分晓。美国德州的对冲基金Corriente Partners、伦敦的对冲基金Omni Macro Fund都在这份名单中。
的确,正如1月27日《东方日报》文章《索翁做空非虚言 中国大意失荆州》所言,苍蝇不叮无缝的蛋,中国经济的窘境以及政策上的后知后觉,给了索罗斯们一个天大的机会。实际上,26日的《环球时报》英文版在一篇题为《Why Western pundits want China to fail》(为什么西方学者希望中国失败)也承认中国经济所面临的诸多问题,“由于中国经济规模体量庞大,所以无可避免的经济转型很难取得立竿见影的成功。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中国经济会自然衰落,也不意味着中国领导人不知道如何应对”。
坦白讲,今天中国经济所面临的问题,既是不得不经历的转型阵痛——危机倒逼改革可能因为中国市场的开放而放大,甚至付出难以估算的“学费”——但是它也许是难以避免的,不得不在痛苦的学习过程中尽快成熟起来。但从某种意义上这本身也是一场必须全力以赴的信心舆论战,就像当年朱镕基、温家宝抗击亚洲金融危机曾面对的国际舆论“围剿”。所以,当习近平在中央财经小组会议中谋划了供给侧改革,中国官方智库如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余永定则建议中国政府再次采取大规模经济刺激措施时,一场舆论战才会如此炮火激烈。
但荒谬的是,《东方日报》的文章“视而不见”习李的经济设想,也不见这背后的唱衰舆论的风险,将当前中国经济困境归结于反腐导致经济倒退。该文称,“当年胡温上台,提出‘聚精会神抓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口号,向世界清晰的证明中国将经济发展作为第一要务。而中共第五代上台之后,则是‘一心一意反腐败,聚精会神抓贪官’,将政治列为首要议题,有人甚至认为现在是搞第二次文革,在此背景之下,经济自然每况愈下,给索罗斯们提供了绝佳机会。”如果这不是为既得利益层自我开脱的话,那么便是无视常识——纵容腐败祸国殃民最终必然伤及经济肌体。任何腐败换来的经济增长都是昙花一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