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油价“跌跌”不休已有多时,低油价可不只是令石油出口国处境艰难,对于全球经济也有全局性的影响。当国内外不少舆论蓄意制造看空人民币、唱衰中国的氛围之时,不妨看看低油价预示着什么。
低油价能拖垮俄罗斯吗?
2014年乌克兰危机爆发,欧美制裁俄国。然而,这个制裁有如隔靴搔痒,效果只具宣示性而没有实质性。原因之一是乌克兰和欧洲强烈依赖俄国的天然气。到了年末,原油价格开始暴跌,引发俄国财政紧张。2015年油价持续下跌,到2016年初竟然跌破30美元一桶。
有一种分析认为,低油价是制裁俄国的国际政治延续,并预言低油价将重创甚至摧毁俄国经济。一年多过去了,西方经济制裁和低油价确实重挫了俄罗斯经济,俄罗斯GDP降低了4%,通胀率达到13%。但是,俄罗斯却在叙利亚大展拳脚,不像是个经济羸弱之国,而倒下的却是巴西、委内瑞拉、尼日利亚等国家。可见,认为低油价将拖垮俄罗斯的观点未必有把握,因为在俄罗斯经济倒下之前,全球秩序可能就已经大乱。
另一种分析认为,持续的低油价是冲着美国的页岩油而来的。沙特为代表的石油输出国组织坚持不减产,就是要打垮美国页岩油,以维护石油输出国组织的市场垄断地位。受低油价影响,美国40多家页岩油公司申请破产,近十万名职工遭解雇。
美国页岩油是被打下去了,但美国的石油产业却不断地增长。2015年美国每天的原油生产比2104年多出130万桶[1]。不仅产量增加,而且在2015年12月27日,美国解禁了40年的原油出口禁令。低油价虽然打击美国的页岩油,但对于保护沙特石油市场却无能无力,美国生产的原油反而进入国际市场。美国出口石油,表明美国有压低国际油价、控制油价定价权的意愿。
为什么沙特压低油价对美国石油产业整体伤害不大呢?因为美国石油生产和石油化工产品的价格密切相关。
2014年底到2015年底的一年多时间里,原油价格从每桶94美元降到每桶40美元,降幅达57%,而成品油价格从每加仑3.55美元降到每加仑2.73美元,降幅仅23%。其它石油化工产品的价格几乎没有什么变动,如塑料饭盒价格没有下降,塑料袋、塑料布、塑料材料价格没有下降。
如果一个石油公司囊括了从石油开采到炼油到加油站网点的全产业链,这个石油公司内部必然有一个成本管理的内部原油价格,这个内部成本管理的原油价格应该是公司开采原油的成本加上一个利润边际,而不是国际市场上的原油价格。当国际市场原油价格下降到低于这个公司内部原油价格的时候,公司就可以在国际市场上采购石油替代自身开采。
国际原油的高价格不是市场价格,而是地缘政治价格,是资源垄断价格,不反映市场真实供求平衡点,而只反映石油产业链上下游分蛋糕的国际政治。
如果我们把石油产业链分成采油和炼油两段,高油价打击的是石油产品国和石油消费国,低油价打击的是原油出口国。如果一个国家既有原油生产又有石油产品生产,则该国这两段产业链对国际原油价格形成一定程度的对冲,降低了对国际原油价格的风险敏感性。可见,炼油能力强的石油生产国家,承受低油价冲击的适应力也强。
让我们聚焦2015年石油价格博弈的三个主角美国、俄国和沙特,看看它们的相关数据。
石油生产美国国际排名第一:每天1397万桶;沙特国际排名第二:每天1162万桶;俄罗斯国际排名第三:每天1085万桶[2]。炼油业美国国际排名第一:每天炼油1738万桶,占全球能力18.8%;俄国国际排名第三:每天炼油575万桶,占全球能力6.2%;沙特国际排名第八:每天炼油212万桶,占全球能力2.3%[3]。石油消费美国国际排名第一:每天1984万桶;俄国国际排名第五:每天320万桶;沙特国际排名第六:每天280万桶[4]。
三家比较,美国是石油净消费国,俄国和沙特是石油净出口国。低油价对美国有利,对俄国和沙特不利。低油价时间越长,美国受益越多,低油价不仅仅对美国打击俄罗斯的地缘政治有利,也对美国国内经济有利。
除了出口原油以外,沙特需要进口成品油,而俄国是出口成品油。俄国炼油能力接近沙特的三倍,成品油出口能对冲原油低价损失部分。俄国出口的成品油比美国多36%[5]。就减少收入而言,低油价对沙特的伤害大于对俄罗斯的伤害。俄罗斯除了石油还有很多其它资源,还有军工等其它产业,俄国经济并不只吊在石油一棵树上,这是俄罗斯的优势。沙特石油有开采成本低的优势,但沙特的开支预算已经包括了这些收入,低成本红利已经在国内分配中瓜分完毕。
所以,低油价是先击倒沙特还是先击倒俄国,依然是未定之数。俄美是国际石油政治中打架的两头大象,委内瑞拉和尼日利亚等是这两头大象打架踩踏倒的小草,沙特可能将是这两头大象踩踏倒的灌木。
2015年叙利亚局势中,俄国势力上升,沙特和美国势力下降。如果低油价击垮沙特,中东地缘政治格局将发生重大变化。
低油价拯救了欧美债务危机
高油价引发欧美债务危机,低油价拯救欧美债务危机。高油价的经济特征,在宏观经济教科书里有论述,就是经济体成本推高导致滞涨。这种现象在70年代石油输出国组织限产后就引发过一次,也是众多经济学家研究得出的共识。1973年10月到1974年3月,国际原油价格从每桶3美元上升到每桶12美元[6]。2003年美国占领伊拉克时油价还是40美元一桶,2007年升到70美元,2008年升到疯狂的140美元一桶[7]。这使得70年代的滞涨现象在2008年重演。
高油价导致的滞涨经济,引爆了美国2008年的债务危机。
美国次级房贷债权被证券化放到资本市场中流通,成为房利美和房贷美两家公司从资本市场上为美国低收入家庭房贷融资的曲折手段。这些以房贷债权抵押的证券被美国权威信用评级公司评为AAA优质资产。这个2008年变为垃圾证券的金融资产被评为AAA,虽然套了中国许多美元资产,毕竟被连累的还有华尔街大银行和英国几家银行,很难说这是美国为了欺骗世界人民上演的苦肉计,也很难用华尔街金融界的愚蠢来解释。这个资产被评为AAA不是一点道理都没有的,如果不是全球油价上涨的话,这个评级虽然不能打100分满分,打个60分及格还是说得过去的。
这个证券化的次房贷资产考虑到了风险管控。一方面,房贷债权来自全美国,分散性降低了风险。美国房贷银行网络分布在许多不同地区,每个银行的业务服务于银行商业点附近的居民,如果一个地区的特色产业出问题,或者一个地区的经济出问题,那么分摊到全国范围来说这个风险就小了。即一两家房主付不起房贷月金,或一个地区比较多的房主付不起房贷月金,本来对该地区的银行是一个很大的风险,但是证券化可以让它与其他地区的房贷资产平均起来,就分摊了风险。这是常见的分散化降低风险的方法。毕竟,房贷资产证券化也有几十年历史了,历史证明是一个可行的降低风险的融资操作。
另一个风险就是系统风险,即经济周期问题。这不是一个地区的风险,而是整个经济体系的风险。经济周期的风险也要有对冲处理。对冲经济周期的工具就是浮动利率。主流宏观经济理论认为,经济过热时就业率上升,资金需求攀升,利率随之升高;反之,经济萧条时就业率萎缩,资金需求减少,利率也降低。这些次级房贷是浮动利率的房贷,理应是经济好的时候房贷月金升高,经济不景气时房贷月金降低,这刚好对冲了经济周期的风险。如果经济繁荣,房贷月金升高了,几家房主付不起房贷,银行没收房产后很容易转手把房子再卖掉。反之,经济不景气时,房贷月金降低,减缓房主资金周转困难。不料,这个对冲机制撞到油价上升的枪口上了。
浮动利率次级房贷对冲的是经济萧条时利率下降,碰上了2008年滞胀时期经济萧条伴随利率上升,使得原来是对冲风险的工具反而变成放大风险的杠杆。当此滞胀时期,利率上升,失业率上升,通货膨胀,房主付不起房贷,银行没收的抵押房地产也脱不了手,所谓屋漏更遭连夜雨,一发不可收拾。
2015年欧盟已经出现希腊政府破产,2016年美国也出现波多黎各政府破产,油价就是欧美经济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随时有引爆2008年那样的金融海啸的可能。2015年的低油价使欧美经济大大降低了再次爆发债务危机的风险。正如2008年金融海啸和高油价有撇不清的干系一样,2009年至2014年持续的高油价也是欧美经济复苏无力的重要原因。既然高油价是引发2008金融海啸的病因,低油价就是全球经济复苏的药方。
国际石油美元体系
高油价导致经济滞涨引发债务危机,是油价对经济影响的一方面。油价对地缘政治的影响还和国际美元政治息息相关。液体燃料是可携带能源,是汽车、坦克、飞机依赖的燃料。石油化工占据了国计民生大部分合成材料的领域,而已探明的石油资源储备有限。二战后国际政治的共识之一就是:石油是稀缺战略资源。石油美元也因此成为自1973年以来国际秩序的主轴。中东因此有了两个全球地缘政治重点:苏伊士运河和已探明石油储备。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奥斯曼帝国解体。法国控制了叙利亚和黎巴嫩,英国控制了巴勒斯坦、伊拉克和阿拉伯半岛,美国不在其中。1933年美国公司在沙特阿拉伯勘探到石油,在中东石油中分得一杯羹。1945年2月4日至11日,罗斯福、斯大林、丘吉尔三巨头在雅尔塔会议商定二战后世界格局。雅尔塔会议以后,罗斯福立即乘昆西号巡洋舰到苏伊士运河中间的大比特湖,2月14日在巡洋舰上会晤了沙特国王,商定美国军事保障沙特安全和沙特保障美国石油供应的秘密协议。沙特从此成为美国在中东的盟友,也因此成为波斯湾地区美国最大的武器销售客户。例如,2015年11月16日美国五角大楼就宣布了对沙特的13亿军售。
越南战争令美国陷入泥潭,债台高筑,黄金外流。1971年8月15日,尼克松总统签署11615号总统令,单方面撕毁美元兑换黄金的布雷顿森林国际协议,把美国国家法凌驾于国际法之上。欧洲国家对美国单方面背叛布雷顿森林体系大为不满,美国把持G10峰会重新调整国际黄金价格和各国货币对美元的汇率,以维持美元固定汇率的货币霸权,但美元依然持续流入全球市场,继续侵蚀各国美元储备的购买力。1973年3月欧洲终于忍无可忍,G10中的欧盟6国集体捆绑货币对美元汇率浮动。国际社会对美元的需求骤然大降,美元眼看就要丧失国际硬通货地位[9]。
1973年10月斋月战争,埃及要收复西奈半岛失地,欧美列强当然不能坐视苏伊士运河失控,集体力挺以色列,结果以色列大胜。阿拉伯世界倍感羞辱,一气之下,OPEC启动对欧美石油限量,导致全球石油危机和欧美经济滞涨。尼克松一看石油武器如此神威,立刻派基辛格出使沙特。
沙特原以为OPEC推高油价会受到美国指责,出乎意料,美国不仅没有责备沙特,反而保证对沙特的军事支持,保证沙特不会受到以色列威胁,条件只有一个,就是OPEC出口石油都用美元结算。沙特一看天上掉馅饼了,什么钱不是钱呀,美元就美元吧,因此和美国一拍即合。
美国主导了埃以戴维营协议,掌控苏伊士运河。美国又和沙特联盟,确立全球石油美元货币体系:全世界买石油都需要美元,美国通过对分裂的中东石油各国军售回笼美元。军火-石油-美元形成国际政治稳定三角,巩固了美元的霸权地位。美国国内华尔街、军火集团和石油集团形成稳定循环利益链,左右美国国会外交政策。仅一年时间,到1975年,OPEC全面采用美元结算,全球立刻恢复了对美元的需求,布雷顿森林协议的黄金美元体系华丽转身为国际贸易的石油美元体系。
美国在中东两个最坚定的盟友,就是以色列和沙特,两个相互猜忌相互防范的美国盟友。911事件的19个劫机者中15个来自沙特,沙特石油资金长期支持基地组织,伊朗长期反对基地组织,但美国打的是伊拉克,封锁的是伊朗,对沙特还是大量军售。沙特的独裁统治不受美国国务院主导的阿拉伯之春冲击,以色列在加沙和西岸的违反人权行为长期被美国掩饰。
以色列和沙特作为美国两个相互防范的盟友,是美国分裂地区制造势力均衡以保障美国控制的战略的大手笔:海湾地区不能以色列独大,也不能沙特独大,更不能有其它势力做大。每逢美国给以色列军援的时候,必然要相应地给沙特一大笔军售[11],以保障沙特在以色列军事提升下的安全,这显然让美国军工企业大发横财。1980年1月23日,卡特总统在国会两院联席会议讲话中指出:任何外部势力控制波斯湾地区的企图都是对美国性命攸关的利益的攻击,美国都会做出不排除军事力量的反应。
2003年,美国以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为由占领伊拉克,结果所谓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是子虚乌有。有分析人士猜测,美国占领伊拉克的原因,其实是由于2000年伊拉克抛弃美元改用欧元结算石油出口。美国国务卿鲍威尔在联合国拿出伊拉克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证据”,联合国不买账。美国要北约联合行动占领伊拉克,一直是美国御用工具的北约这次却不听使唤,因为这其中或多或少有美元和欧元博弈的因素,欧洲怎么会愿意被卖了还帮着数钱呢?这明摆着是阻止欧元世界流通嘛。没有联合国授权,也没有北约协同,美国单方面发动了伊拉克战争。这是美国在国际社会中无法无天的巅峰时期。
自美国入侵伊拉克以后,石油价格扶摇直上,国际舆论众口一词认为是中国巨大的石油需求导致石油价格上升。中国消耗石油不足美国一半,2015年中国增加石油进口,而油价持续低迷,证明了此前把油价上升解释为中国需求导致是严重的错误。国际油价价格是“美国-沙特-以色列”中东秩序下通过“石油-美元-军火”三角机制形成,而非市场供求机制决定,在石油-美元全球经济秩序中,油价和美国军火和美国债务相关度较强,与国际原油供求关系较弱。如果有供求关系决定石油价格,那就是OPEC垄断限制的石油产量和美国对全球经济体注入的美元货币量决定了石油价格,与市场上对石油的需求没有太大关系。
剩余价值分析
按照马克思经济学理论,全球经济中,劳动产生价值,资源和资本参与价值分配。石油美元体系的机制下,就是华尔街垄断资本从全球经济中索取剩余价值,美国军工集团在中东石油美元国际政治中索取剩余价值,沙特等石油出产国在垄断石油价格中索取超额利润,以资源垄断索取剩余价值。华尔街、美国军工集团和中东石油集团靠军事力量垄断金融和石油命脉,绑架全球经济,索取剩余价值。要维持这个石油和金融垄断,就要实行地缘政治的分而治之各个击破政策,这个政策制造全球军火市场需求,使得美国军火集团利润源源不断。
2003年美国占领伊拉克,陷入类似越南战争的泥潭。越南战争使美国政府债务增加,迫使美元与黄金脱钩。伊拉克战争也给石油美元体系带来同样的麻烦。石油垄断从全球经济中索取的剩余价值并非孤立的,而是在“石油-美元-军工”三角机制中和美元货币霸权的利益捆绑在一起。美元和石油瓜分全球经济中剩余价值的机制,是美元和石油一损俱损一荣具荣的格局。美国占领伊拉克巨大的战争融资,全靠借债在国际经济中索取剩余价值支撑。美国战争借债多了,美元在全球经济中的数额也就增加了,全球经济中美元的增加导致石油价格上涨,使得沙特也索取到相应的剩余价值份额。因此,随着美国伊拉克战争的延续,军工集团利润增加,美国债务增加,石油价格也从2003年的每桶40美元攀升到2008年每桶140美元的高峰。高油价导致美国经济滞涨,导致2008年金融海啸。
金融海啸发生之际,美国以玉米酒精代替石油,使得油价2008年一度回落,但也导致全球粮食紧张、饥荒蔓延。2006年美国用于生产酒精燃料的玉米占玉米产量的6%,2007年猛升的到23%,2008年更升到37%。2008年国际粮食价格因此上涨了70-75%。联合国粮食和农业组织不得不出手促使各国政府调整土地政策和粮食进出口政策,并对粮食危机国家给予了紧急救援。
美国为了应付居高不下的债务成本,于2009年开启零利率政策,接连印钞量化宽松,导致油价再次高企,延续到2014年底。全球油价上升,不仅是沙特索取了超额利润,而且所有石油输出国都得到了地缘政治的超额利润;不仅是石油输出国索取了资源垄断的超额利润,而且各种大宗产品,包括铁矿铜矿,都搭了这个顺风车,也索取了资源垄断的超额利润。
资源垄断搭乘石油美元地缘政治顺风车,帮助了美国地缘政治的天敌俄国和委内瑞拉的经济繁荣,也使得全球恐怖主义得到中东垄断石油暴利的资金支持。因此,2015年全年持续的油价低迷,不仅仅是解决欧美债务困扰和经济疲软的必要手段,也是打击美国地缘政治天敌的招数,同时辅助了全球反恐。
OPEC武功尽废
华尔街金融垄断攫取全球经济剩余价值,被资源垄断国家搭顺风车分一杯羹。如果这不影响欧美经济还好说,但是高企的油价使得欧美深陷滞涨难以自拔,这种全球经济格局是难以持续的。2015年低油价就是欧美拒绝垄断资源索取剩余价值,就是挽救欧美的债务危机。美国已经持续双赤字多年,债务有增无减,这样的经济运行显然不可持续,需要搬开垄断资源这个压在全球经济上的负担。
因此,2008年以后美国国会两党一致推行摆脱对中东石油依赖的三大政策:一是全球气候变化政策,要求全球减排,使全球经济体系减少对石油的依赖,缩小石油市场;二是带动全球新能源、替代能源和洁净能源的科技研发,撬动各国对新能源的投资和研发,降低全球经济对石油的依赖;三是启动美国战略石油储备资源的开发,在短短七年中,美国从2008年产石油18亿桶上升到2014年产石油32亿桶,一跃成为超过沙特的全球最大产油国。2014年,美国每天产油1397万桶,排名世界第一;沙特每天产油1162万桶,排名世界第二[12]。
美国三大能源政策见效了,打破了OPEC对全球石油生产的垄断。国际石油价格在100美元垄断高价徘徊了多年之后,2016年掉到每桶30美元的残酷市场杀价竞争。
OPEC主宰全球油价的时代已经过去。虽然OPEC依然占有全球80%探明石油储量,但全球气候变暖政治和新能源洁净能源的环保政策已经使得各国逐渐摆脱对石油能源的依赖。如欧洲许多车都改为油气两用,加油站兼加气,天然气替代了石油成为可携带能源。巴西的酒精燃料和美国的玉米酒精燃料替代了石油。加上OPEC内部分裂,今天的OPEC已经不是1973年那个相对团结的OPEC。俄国和美国都有举足轻重的石油出口能力,使得OPEC主导全球油价能力大减。实际上,如今庞大的全球金融体量才是主宰全球油价的操盘手:华尔街做空油价,油价就跌;华尔街做多油价,油价就涨。
由此看来,石油美元体系还可以存在,但所有筹码都在美国手中,沙特1973年的筹码今天已经易手给美国,那就是全球油价的定价权。
石油武器的困惑
就国际油价而言,中美是利益共同体,低油价中美都受益,高油价中美都受损;俄罗斯和沙特是利益共同体,油价高俄沙都受益,油价低俄沙都受损。在石油美元体系中,如果美国已经掌握了石油价格武器,那么,这个武器有没有用呢?
在2003年到2014年的长期高油价及其伴随的铁矿铜矿等大宗产品高价位的期间,中国经济先后超过法国、英国、德国、日本,在2010年成为全球第二,而美国则发生了2008年金融海啸,捉襟见肘,债台高筑,政府屡屡关门。可见,高油价虽然有遏制中国经济的功能,但对美国经济损害更深。
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呢?原因之一,是中国经济不像西方经济对石油依赖性那么大,如高铁可以用电,无需可携带能源。更重要的原因是,按照剩余价值分析,欧美生产力虽然高,但消费更高,寅吃卯粮,欧美对全球经济不产生剩余价值,而中国是全球经济剩余价值最大来源,是全球经济火车头。把中国经济搞垮,全球都受不了。对中国经济,可以挤奶、可以剪羊毛,不能杀鸡取蛋。但剪羊毛羊还会长大,挤牛奶牛也会长大,这是美国无可奈何的事情。
如果高油价不能遏制中国经济发展,那么低油价是否能拖垮俄罗斯呢?俄罗斯出口的油中间,有三分之一是成品油,成品油对原油价格变化有耐受性,因为高油价原本就不是市场价格而是地缘政治价格,是脱离市场机制的价格。更大的问题是,“石油-美元-军工”三角机制创造了全球的武器需求市场,俄罗斯出口武器排第二,紧跟美国后边。美国食军售超额利润,俄罗斯也食军售超额利润。而且,俄罗斯还出口天然气,欧洲用的天然气和油价关系不大。因此,以低油价武器压制俄罗斯,沙特和俄罗斯谁先倒还是个未知数,如果沙特崩溃,作为石油美元基础的美沙联盟就难以为继。
石油美元体系的崩溃
由以上分析不难看出,低油价对美国走出疲软经济,走出十年双赤字,走出债务危机阴影,都是非常必要的条件。如果美国掌握了石油价格的定价权,赤字和债务就将迫使美国必需实行低油价。另外,石油生产国已经多元化,替代能源也使得石油逐渐丧失绑架全球经济的能力。海湾国家以其今天的政治力量,已经难以掌握石油的定价权。既然全球经济中石油垄断已经被打破,石油美元体系因此就成了“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石油美元体系走向解体,国际金融体系重新洗牌,将是大势所趋。全球经济如何消化美欧日这些年量化宽松印钞产生的大量虚拟金融资产,是全球金融洗牌的博弈点之一:金融秩序的更迭将伴随着全球财富怎样的再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