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以历史性和解?以色列变脸的三重原因

阿以历史性和解?以色列变脸的三重原因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以色列国防部长亚阿隆2月15日释出重磅讯息,称以色列“准备与一些逊尼派阿拉伯国家发展战略关系”,他同时宣布“一些阿拉伯国家愿意发展核技术以对抗伊朗”。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2月16日随即表态,“主要阿拉伯国家正在转变他们对以色列的看法,以色列不再被他们视作敌人,而是盟友……我认为我们应当期待看到改变。”

  作为一个彻头彻尾的“外来户”,以色列与其中东邻居们的关系始终不佳,尤其与阿拉伯国家水火不容。在以色列建国后的前30年里,阿以冲突一直是中东最主要矛盾,冷战期间爆发的五次中东战争无一不以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为交战双方,冷战后,尽管双方关系进入“冷冻和平”,同为美国盟友的政治现实也约束了双方再次爆发冲突的可能性,但阿拉伯世界的“领头羊”沙特至今仍不承认作为国家的以色列,仍然凸显出阿以之间在国家战略、国家利益等问题上的深刻分歧。

  但最近半年以来,以色列与其大部分中东邻国的关系都发生了深刻改变,亚阿隆已经会晤了约旦国王阿卜杜拉二世,以色列情报局局长本-巴拉克(Ram Ben-Barak)则在2月初对媒体表示,“我不知道[在叙利亚]12%的阿拉维派如何能继续统治逊尼派,在那儿他们已经杀了50万人”,公开支持沙特和土耳其等国在叙利亚问题上的立场。2月15日,土耳其执政党“正义与发展党”喉舌媒体《每日晨报》(Daily Sabah)以“以色列释出与阿拉伯国家结盟对抗伊朗讯号”为题报道了亚阿隆的表态,而在仅仅几天之前的慕尼黑安全会议上,亚阿隆与沙特王子、前沙特驻美大使费萨尔(Prince Turki al-Faisal)在镜头前进行了史无前例的第一次握手。

阿以历史性和解?以色列变脸的三重原因

  内塔尼亚胡期待与阿拉伯国家改善关系

  而其中走得最远的国家仍属土耳其。与始终对以色列保持强硬姿态的沙特不同,土耳其是以色列建国后第一个与其建交的中东国家,也向来被以色列视为其反阿拉伯阵营中的天然盟友。加沙战争后,两国关系一度陷入谷底,但近期激烈变化的中东局势让以土关系再次看到了机遇。2015年11月30日,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称“有信心与以色列改善关系”,12月,在推进两国关系正常化的秘密谈判的同时,两国就以色列向土耳其出口天然气达成协议,有效弥补了俄土翻脸以后土耳其的能源需求空缺,还有消息称,两国也在就叙利亚问题交换情报进行必要接触。

  以色列态度的巨大转变背后,有三重可能的战略考虑。

  首先,以色列长期有着与周边国家缓和关系的客观需求。以色列自建国起即遭全面孤立,这既有历史和政治因素导致的客观现实,也涉及数次战争造成的领土争端,打破这种外交孤立、获得更多国家的承认一直是以色列历届领导人外交工作的重心之一。

  以对伊朗的敌意为纽带,中东正在形成教派色彩浓重的两大敌对阵营,而此前处境孤立的以色列从中看到了机会。对以色列而言,沙特与伊朗同样是棘手的对手,但由于伊朗与巴解组织以及黎巴嫩真主党之间的深厚联系,相较如今有共同政治目标和相近立场的沙特而言,就有了“两害相权取其轻”的味道。内塔尼亚胡已经公开呼吁阿拉伯国家承认以色列,亚阿隆则释出消息称阿拉伯国家正在与以色列进行秘密会谈,“尽管它们不愿意公开此事”,再次表明以色列方面对此的急切需求。

  其次,巴以冲突仍然是决定以色列对外政策的一大核心问题。中东近期逊尼-什叶两派冲突的激化正在掩盖巴以冲突,最近几年以来,以色列在巴以冲突中的优势地位一再强化,以色列对约旦河西岸的占领正在变成一种“既成事实”,以方激进分子近期再次在约旦河西岸挑起一系列事端,此时爆发的逊尼-什叶冲突有效转移了国际社会注意力,减轻了以色列在巴以问题上承受的国际压力,示好阿拉伯国家、为伊朗与逊尼派阿拉伯世界的冲突推波助澜因此成为顺理成章的政策选择。

  最后,长期遭遇孤立的以色列已经将近期中东的紧张局势视作了“入局”的契机。自建国以来,以色列在中东的“存在感”不可谓不强,但在地区事务当中始终被排除在外,无法进入中东更多以种族、宗教和地域划分出的地区集团。但自叙利亚的僵局不断深化以后,各方都在积极寻找能够合作的伙伴,以色列也正在借此证明自己能够为处理地区事务承担责任。亚阿隆已经毫不含糊地对媒体表示,以色列对叙利亚和谈进程深感失望,并指责美欧等西方国家对叙利亚反对派的支持力度不够,这一表态与沙特等国在叙利亚问题上的立场几乎完全一致,示好及“入局”之心昭然。

Leave a Reply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