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官媒:美若侵犯领海应采取警告射击(图)

中国官媒:美若侵犯领海应采取警告射击(图)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中国官媒:美若侵犯领海应采取警告射击(图)

  美国福斯电视台本周引述一家私人卫星机构的卫星图像报道称,西沙群岛(亦称帕拉塞尔群岛Paracel Islands)的永兴岛(Woody Island)部署了两组疑似为红旗-9系统的地对空导弹阵地。台湾国防部随后也证实掌握相关动态。这一南中国海局势的新发展引起其他主权申索国以及美国的强烈关注。中国、台湾及越南皆宣称对永兴岛拥有主权。

  美国周四指责中国在争议岛屿部署地对空导弹的行为造成南海紧张局势加剧。美国国务院发言人柯比(John Kirby)表示,商业卫星图像显示,导弹是”非常近期”部署在永兴岛上。柯比在例行记者会上指责中国”说一套做一套”,”我们没有看见(中国)停止军事化行动。该国并未采取任何使局势更稳定和安全的行动。事实上还造成反效果。”

  面对美方的指责,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洪磊周五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中国对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的主权拥有充分历史和法理依据。中国在南沙群岛无意搞’军事化’的表态是认真、严肃的。但正如日前王毅外长所说,非军事化不是一个国家的事情,也不能实施双重或多重标准,需要域内及有关域外国家一道作出努力。”

  洪磊反驳美国称,美国不断加强在南海军力部署,频繁派出军用舰机进入南海海域,并且与盟国或伙伴在南海进行”针对性极强”的联合军演及联合巡航,”上述行动加剧了南海紧张局势,才是在南海搞’军事化'” 。

  中国外交部指出,”永兴岛是中国固有领土。1959年,中国政府即在永兴岛设立了办事机构及之后的政府设施,几十年来一直在其上开展建设及必要布防。有关国家和人士在表态前应先把南海的历史经纬和基本事实弄清楚。”

  美国日前在中国宣称拥有主权的区域巡航惹怒北京,包括11月派遣两架B-52战略轰炸机飞近中国在南海实际控制的岛礁,以及上月一艘美军驱逐舰至西沙群岛的中建岛(亦称特里顿岛)巡航。

    中国官媒提出强硬对策

  中国官方媒体《人民日报》海外版旗下微信公号”侠客岛”周四发表了一篇文章题为”别来西沙捣蛋”。文章指出,这并非美国首次把矛头对准西沙。”美国开始在西沙挑事儿,标志着美国的南海政策正式进入’为了反对中国而反对’的阶段,即’逢中必反’。”

  文章作者认为,中国必须亮明底线,向美国陈明利害关系。”关于西沙,中国不妨将自己的态度告知美方,不能容忍美国侵犯中国领海;并发出明确警告,若再有此类行为,中方不能保证美国军舰的安全,美方将承担一切可能的后果。”

  作者提出对策称,”海上的防御面积过大,中国没办法杜绝美国再进来,但却有能力增加美国行动的成本和风险”,”如果美国继续侵犯西沙领海,中国的行动策略应是以维护主权及安全为由,采取更强硬的措施,如紧贴威逼、航向管制、靠近驱逐等,极端情况下,甚至可考虑采取警告射击和撞击等行动”。

  《环球时报》则在周五的一篇社评中指出,红旗-9防空导弹属于”典型防御武器”,”西沙不仅是中国固有领土,而且长期处于中国实际控制”。文章写道,美国把抨击中国”军事化南海”的火力聚焦到西沙永兴岛上,除了制造议题渲染所谓的中国威胁,还有推动南海争议向西沙扩大,用以牵制中国在南沙行动之目的。

  社评认为:”如果美军做出实质性威胁,南海有发生军事冲突的严重迹象,那就是逼解放军更强大的武器系统上岛。”

    澳洲、新西兰呼吁中国克制

  据日本共同社周五报道,日本防卫相中谷元在记者会上表示,日方已确认中国在南海的西沙群岛部署了地对空导弹。中谷指出:”根据已公布的图像等我们确认存在被认为是地对空导弹的装备。”

  据报道,中谷在谈及今后的对策时表示,日方有意继续支援在南海与中国存在领土争议的菲律宾及越南等国,并称”将推进双边及多边的联合训练”。

  澳大利亚及新西兰周五则强烈呼吁中国克制行为,避免让南海局势升级。澳大利亚总理特恩布尔(Malcolm Turnbull)周五在悉尼与新西兰总理约翰·基(John Key)会晤后表示,确保紧张局势有所缓和至关重要。

  特恩布尔称,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是认真希望避免陷入所谓的”修昔底德陷阱”–即新崛起的大国挑战现有大国造成其担忧,进而引发战争–那么习近平就应该通过国际法解决冲突。他表示,”习主席将避免陷入陷阱作为主要目标是正确做法。” 特恩布尔预计今年四月将访问北京。

  新西兰总理约翰·基则表示,该国正利用与中国的关系呼吁采取措施,减缓紧张局势。新西兰是第一个承认中国为市场经济并且与之签订双边自由贸易协定的发达国家。

  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洪磊回应称,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不是南海问题的当事国。”希望两国客观看待南海问题的历史经纬,不要罔顾事实,也不要提出一些不具建设性的意见。”

Leave a Reply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