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美国联邦调查局(FBI)要求苹果公司解锁一名恐怖分子iPhone手机,而苹果以用户个人信息安全为由,拒绝为FBI走“后门”。消息一出立即引发媒体关注。
美国联邦政府司法部19日向位于加利福尼亚州一家法院递交法律文件,指责苹果公司(Apple)出于“市场推广战略考虑”,不愿协助解除一部涉案智能手机的开机密码。在法官作出“解锁”裁决后,苹果首席执行官蒂姆?库克(Timothy D. Cook)发表声明,称那是政府方面一个“没有先例的步骤”,会威胁所有苹果手机用户的信息安全,美国30座城市还举行示威活动支持库克。
随着双方“舆论战”升级。美国白宫发言人欧内斯特(Josh Earnest)公开表态称,法院并不是要求苹果重新设计他们的产品,或者为他们其中的一个产品设计“后门”,法院只是要求他们提供一个用来影响这部手机的东西,白宫全力支持司法部和联邦调查局,因为调查是为了了解更多关于这次袭击事件的信息。
《金融时报》认为,自从爱德华?斯诺登(Edward Snowden)揭露美英情报机构对私人通信进行大规模监听以来,科技企业与政府之间的关系就越来越剑拔弩张。苹果与其他科技公司一样,有权对此类要求加以仔细研判。但库克在这件事上的彻底抵制态度是大错特错的。这件事还涉及一个更广泛的问题。苹果和其他美国科技公司有时让人觉得它们游离于国家司法管辖权之外,尤其是在税收和其他监管问题上。
纽约时报则认为,苹果死守隐私底线,关键点在中国。苹果公司用了六年时间才说服了中国最大的无线运营商中国移动销售iPhone。苹果公司首席执行官库克曾多次去中国与政府官员和企业高管会面,亲自争取他们的支持。这种坚持得到了回报。2013年,中国移动松口了。库克称,对苹果来说那是“有划时代意义的一天”。
如今,中国是苹果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市场。过去的一个财年里,中国消费者在购买苹果产品上花了590亿美元。公司最热销的产品iPhone已经成了一种地位的象征。考虑到在中国,人们越来越担心黑客入侵和网络犯罪,而iPhone又很难侵入,它也成了一种实现个人安全的方式。苹果在中国的成功,有助于解释为什么在是否帮助政府进入一部加密iPhone一事上,与美国政府陷入僵持。
苹果正在为自己的业务从长计议。隐私和安全已经成了其品牌的一部分,特别是在国际市场上。苹果一年将近2,340亿美元的销售额中,近三分之二来自国际市场。他们的想法是,如果和美国政府合作,苹果将不得不和所有政府合作。
比如在中国,苹果与任何其他在那里出售智能手机的外国公司一样,要把进口设备交给中国监管机构检查。苹果在中国也放有作为服务器的计算机,但北京不能查看计算机上的数据,因为服务器的密钥并不存放在中国。实际上,按照中国法律,北京通常对任何存放在中国的数据拥有访问权。因此,一旦北京要求得到一个类似工具的话,苹果不太可能能控制中国对该工具的使用。假设苹果拒绝北京的话,可能会面临一系列的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