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党媒姓党从逻辑上分析也许无可厚非,但如果所有媒体都姓党,那就值得商榷了。
在习近平视察新华社、人民日报社和中国中央电视台的时候,央视打出了“央视姓党,绝对忠诚,请您检阅”的横幅,该横幅被拍成图片流传网上,在民间舆论场引发轩然大波。
“央视姓党”引发争议,主要在于央视“表忠心”的态度太过赤裸,外界批评央视的谄媚。但仔细分析,“央视姓党”并非央视的首创。
2015年12月11日,全国党校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主持会议并发表讲话。在本次会议上,习近平称“党校姓党”,“首先要把党的旗帜亮出来,让党的旗帜在各级党校上空高高飘扬”。
2015年12月25日,习近平视察解放军报社。习近平在视察中称,“新形势下办好解放军报,必须坚持军报姓党”,从此“军报姓党”广为人知。
2016年2月19日,在习近平视察新华社、人民日报社和央视之后,他主持召开了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习近平在会上说,“党和政府主办的媒体是党和政府的宣传阵地,必须姓党”,“党的新闻舆论媒体的所有工作,都要体现党的意志、反映党的主张,维护党中央权威”。
由此可知,“央视姓党”并非央视的独创,而是其仿效党校、军报的做法,是在呼应习近平的讲话。习近平称“党和政府主办的媒体必须姓党”,央视是中国政府主办的媒体,在此逻辑之下,“央视姓党”的说法自然没错。
中共认为,新华社、中央电视台是中国政府拥有所有权的媒体,《人民日报》是中共的党媒,中国政府都归党领导,政府和党所拥有的媒体自然姓党。从中共的逻辑分析,党出钱办媒体,媒体为党说话,这是天经地义的道理。
那么,这样的说法为何还会在社会上引发如此多的争议呢?问题的根源不在于“党媒姓党”的说法本身,而在于“党媒姓党”与当下社会整体环境的矛盾。
外界认为,时代背景已经发生了改变,当代中国人相比毛泽东时代的中国人,更需要听到不同的声音。而列宁式的新闻政策,扼杀了不同的声音。
列宁式的新闻政策,是报纸归党所有,消灭民间的媒体,国家只有一个声音。新华社在报道习近平在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的讲话时称,“党报党刊要讲导向,都市类报刊、新媒体也要讲导向;新闻报道要讲导向,副刊、广告宣传也要讲导向;时政新闻要讲导向,娱乐类、社会类新闻也要讲导向……各个环节都要自觉坚持正确舆论导向”,这是列宁式新闻政策的典型言论。
红二代出身的习近平,被认为有着鲜明的传统共产党员的原教旨主义色彩。无论是铁腕反腐、肃清吏治,还是“不能用后30年否定前30年”,都是该思想的外在表现。而军报姓党、党媒姓党的说法,更是向“红色中国”的回归。
然而,中国社会已呈多元化的现实,与整个国家只有中共一个声音的现象,两者之间形成了矛盾,该矛盾可能将长期存在。习近平称“党媒姓党”,这是中共在舆论界的红色回归。如何在红色回归的背景下,向社会提供差异化的信息供给,让不同的群体都能发出自己的声音,这应该是中共考虑的问题。
更为重要的是,将党媒姓党摆到台面上,可能有损主流媒体的公信力。中央电视台、新华社等传媒机构,依靠其严谨性拥有着不可忽视的公信力。
党媒这个标签带有天然的立场属性,“党媒姓党”虽然是早已存在的事实,但摆在台面上和私下操作造成的结果可能截然不同。如何在“党媒姓党”之后,维持其本就受到诟病的公信力,这也是中共应认真考虑的问题。